《书院二小松》是一首独具匠心的咏松诗,展现了李群玉高超的艺术技巧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全诗从色、形、声三个方面,生动刻画了两棵小松树的独特神韵,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目睹其生机勃勃之态,感受其所带来的宁静与和谐。首句运用“明起”手法,直入主题,描绘两棵小松树的形象。“一双”点明“二小松”,“...
刘桢是一位正直、有骨气的文人,他写下这首咏松的诗来勉励堂弟:要学习松柏的气节,即使遭受冰霜的欺凌,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自身的本性。 这首诗告诉我们,“终岁常端正、松柏有本性”,为人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美好品质,即便是遭受磨难,也一定要坚守自己的人格追求。 二、《咏史》 晋:左思 郁郁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186-217),东汉末东平国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作多以壮美山川为背景,借景抒情。这是刘桢赠给其堂弟的咏松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在风中屹立不倒,经严寒而不凋零。
范云的《咏寒松诗》虽简短,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寒松的形象与人的品德紧密相连,赞美了不畏艰难、坚守节操的崇高精神。松树作为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象征符号,常被赋予坚韧、长寿、高洁等意象,此诗通过“拂层汉”的壮丽与“知劲节”、“见贞心”的内在品质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
咏松【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 独抱岁寒心,不知时有四。赤日行炎天,林下自秋至。热门推荐致橡树 舒婷(现代) 春望 杜甫(唐) 木兰诗 / 木兰辞 佚名(南北朝) 将进酒·君不见 李白(唐) 春日 朱熹(宋) ©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咏松【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 凉飚起深谷,清影摇空山。醉眠石上人,梦中度百滩。热门推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七子之歌·广州湾 闻一多(现代) 绿 艾青(现代) 悯农·其一 李绅(唐)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08 《拟嵇中散咏松诗》体裁和形式:这是东晋时期女诗人谢道韫创作的一首诗,模仿了嵇康的《游仙诗》。主题和意义:诗人通过描写山上的松树,赞美了嵇康无所畏惧的高尚品格,并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伤感。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松树和嵇康的景仰和思考。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诗人运用了山上松树的形象,通过对...
咏松 文/汪夏菏 虬枝铁骨自成胚,浩气情豪友竹梅。不与百花同席坐,常邀云鹤饮三杯。咏松 文/时祖益 悬崖峭壁有苍松,乱石穿空水雾蒙。销尽尘霾情愈澹,任它冰雪与霜封。羡古松 文/肖思静 艳羡攀岩不老松,惊雷灌顶亦从容。等闲沐雪迎风雨,洗尽凡尘翠愈浓。迎客松 文/遇水呈祥 森森铁骨覆龙鳞,四季...
论语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树岁寒不凋,吟风振雪,森梢峻节,磊落殊状,不改枝叶,给人以高洁坚毅之感,为世人所喜爱。历代的诗人曾写过许多咏松诗篇。这些诗作内容、寓意不尽相同,艺术风格各具特色。赠从弟·其二 【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
咏松【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 高风过岩麓,林杪撼潮海。满地落松花,杖履袭清霭。热门推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木兰诗 / 木兰辞 佚名(南北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花 白深富(现代) 七子之歌·威海卫 闻一多(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