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行香子·述怀》 人活一辈子不长,优雅地活着,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只要用发现美的眼睛和善良的心灵去感受生活日常,让内心少一些阴霾,多一些阳光。 以不同凡响的姿态,存活于世上,使...
歌以咏志,诗以言情。当看到云起云落,花开花谢时,诗人们总是容易心生别样的情绪,并将这种心情记录在文字之中,于是有了诸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般的美妙佳句。因境遇不同,看云时的心情自然也会不一样。第一首要分享的是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
逢河散复卷,经风合且开。咏云诗 南北朝-萧纲 浮云舒五色,玛瑙应霜天。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咏云 唐-李商隐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咏云 唐-于季子 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随风乱鸟翅,泛水结鱼鳞。布叶疑临夏,...
《咏云》是唐代诗人李邕创作的一首诗。作品原文 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作者简介 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文选学士李善之子。出身江夏李氏,博学多才,少年成名。
咏云 李商隐〔唐代〕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此诗以“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为引子,生动描绘了云在夜空中的神奇景象,既有捧月藏星的壮美,又有变幻莫测的魅力。随后,诗人通过云的飘渺与城市的隔阂,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与...
《咏云》是萧纲的咏物诗之一。以浓重华丽的词藻和工整的对偶形式,纤细地描摹物形物态,显得琐屑而无生气。作品全文 浮云舒五色,玛瑙映霜天。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作品赏析 五色秋云像玛瑙一般闪耀在辽阔苍穹,映衬玉叶秋影、金风紫烟,好一幅艳丽的秋景图啊!真可谓看云之细、之明、之真,咏云之活、之...
一七令 ·云文/三悦书语 云。 幻彩,虚根。 朝若锦,暮如鳞。 常助霁色,偶职雨神。 步长天渺渺,托麝月氤氤。 千座秀峰飞渡,一川兰渚沉分。 梦中巫女挽新鬓,眼底湘江跃美雯。 (来源 三悦书语 时间 2022-06-06) 鹧鸪天 · 咏云 文/李如焱 ...
咏云 作者:唐·李商隐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注释】 ①《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 ②宋玉《高唐赋序》谓巫山神女自称“朝为行云”。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
咏云 《咏云》是唐代诗人董思恭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词原文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