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乌江项羽庙》 宋:吴龙翰 盖世英雄只恁休,千年遗恨大江流。 汉提义帝作张本,当日君输第一筹。 这首诗描绘了乌江项羽庙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盖世英雄的敬仰和遗憾。乌江项羽庙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象征。诗人吴龙翰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雄项羽的无限敬仰和对其英雄事业的赞叹,同时也表达...
《垓下歌》(项羽)原文: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解析:这是项羽在垓下被围时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勇猛无敌却遭遇不利时局的无奈,以及对爱妾虞姬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诗中“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更是凸显了项羽的英雄气概。 《题乌江亭》(杜牧)原文:胜败兵...
杜牧这首诗,在写作时间上有多种说法,比较流行的一种,是说作于公元841年,当时杜牧正赶往池州为官,途径乌江亭时,写下了这首诗。诗一起笔,便跳出项羽这个主人公,从议论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常识开始,“胜败兵家事不期”,胜败之事,往往不能预料,所以能够“包羞忍耻”的,亦不失为好男儿,然而我们都知...
则表达了对我兵败乌江、未能卷土重来的惋惜。 到了宋代,陆游在《项羽》一诗中赞颂道:“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这生动地刻画了我的勇猛与威猛。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更是流传千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以女性的细腻与敏锐,表达了对我不屈不挠、宁死不屈精神的...
解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对项羽英雄气概和不屈精神的敬仰。诗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赞扬了项羽无论生死都是英雄,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展现了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即使面对失败也不失英雄本色。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明月满营天似水,那...
到楚军进攻秦军时,诸将都在城上观看。楚军战士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十的,楚兵呼声震动天地,诸侯军没有那个不恐惧。在这时就攻破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军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没有不跪在地上前行的,都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开始为诸侯中的上将军,诸侯都听从他了。
一、《题乌江亭》唐代诗人杜牧以此诗抒发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同时主要意思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译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闹带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
楚汉战争,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涌现了许多描绘刘邦和项羽之间斗争的诗句。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 《垓下歌》 - 项羽 原文:“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解释:这首诗是项羽在垓下被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无奈和对虞姬的深情厚意。诗中“力拔山兮...
据说项羽垓下被围,霸王别姬那一段,虞姬也有回应项羽一首诗的,平时我们常听到的是项羽之《垓下歌》,殊不知虞姬也绝非薄情冷淡之人,在兵临垓下,四面楚歌之际,虞姬与项羽唱应相和,凄婉音词,动人心魄。我们先来看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描写: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