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诗,就是某人写出一首诗后,根据诗的主题思想,另一个人写出一首诗做出响应,也叫应答。和诗可以与原诗同韵,也可以不同韵。如果写出的诗与原诗的主题思想没有任何瓜葛,各说各事的话,那不叫和诗,如果同韵,只能叫做步韵,也叫次韵。 相信大家都读过毛泽东写的一首和诗: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
又问:“和诗必步韵乎?”答曰:“和诗之体不一:意如答问而不同韵者,谓之和诗;同其韵而不同其字者,谓之和韵;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依其次第者,谓之步韵。一、意如答问而不同韵者,谓之和诗。最早的唱和,不必考虑韵的问题。因此《答万季诗问》中说:“和诗之体不一,意如答问...
绿水青丝影满堤,燕忙不觉日飞西。春风大雅能容物,处处花间莺绕啼。二 廊下梅疏落暗香,江干尽说柳条黄。东风一夜三千里,莫限人生尺寸光。三 独倚阑干望日斜,风吹阡陌满人家。去年雪绝梅英落,处处新芽换旧花。四 柳带纤柔不自由,频攀玉手为风浮。此情随日终销尽,一望云山泪满眸。五 闲依小舸赏云空,...
和诗 hè shī 词语hè shī 注音ㄏㄜˋㄕ 引证解释 和答他人诗作的诗。有的同韵,有的不同韵。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古来但有和诗无和韵, 唐 人有和韵尚无次韵,次韵实自 元白始。”清 沉初 《西清笔记》卷一:“六月,上命回京。諭曰:‘汝在此,不过得汝和诗而已。’”...
白居易和元稹是一生的挚友,二人都才华横溢,且意气相投。他们一起倡导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新乐府运动。二人还开创了步韵和诗的体例,并创作了大量唱和诗。二人的【元白酬唱集】存诗七百余首。就唱和诗而言,这是空前绝后的。白居易和元稹的酬唱诗,把诗歌的社交属性推到了极致。他们之后,步韵和诗成了文人之间表达...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答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敬宗...
译文:天气寒冷到无法入睡,但僧人一如既往的念经修禅。院子里还关有生病的白鹤,也担心即将枯竭的泉水。静坐在案前,写写画画,不时闻到香炉中的香味。几句别开生面的清谈,彼此相对反而更觉得安静,宁和。整首诗以宁静、平和的心境写了初冬时节上人院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寂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寒到无妨睡,僧...
和诗:指唱和,和答,也称唱酬。 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或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平仄的运用以及节奏的安排上,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要求。唱和之作,最主要的是在内容上要彼此相应。有一般唱酬、步韵和诗、用韵和诗、依韵和诗等几种方式,颇有讲究。
(一)讲究韵的“和诗”之--- 依韵 依韵也叫同韵。和诗之韵与被和诗之韵同属一韵部,但不必用其原字。 例2:唐·陆龟蒙的《和袭美春夕酒醒》与唐·皮日休的《春夕酒醒》是一对。 春夕酒醒 唐·皮日休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