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和胃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用于调理肠胃不适。其核心功能是和胃降逆、制酸止痛。该方剂的处方组成如下: 1.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是和胃汤的主药之一。通常使用9克。 2.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量为3克。 3.干姜:温中散寒,对于寒性呕吐有较好的效果。用量一般为...
紫河车为气血有情之品,可大补气血,促进胃黏膜生长,有利于胃黏膜腺体的恢复。胃脘胀满、呃逆的病因是气滞不行,胃气不降,常用木香、荔枝核、香附、陈皮理气行滞。中气不足,气机下陷,常可出现内脏下垂,故萎缩性胃炎患者常有胃下垂,可用李东垣所创补中益气汤。胃镜检查发现有幽门...
药方名称和胃汤 处方人参1钱半,黄连6分(土炒),当归1钱,黄芩7分(土炒),白芍药1钱(酒炒),茯神1钱,石菖蒲5分,神曲7分,半夏7分,枳实(麸炒)4分,红花3分,苏子1钱5分。 功能主治噎膈。 用法用量用陈壁土研细,搅入长流水,澄清后煎药,入姜计、白蜜少许,童便1-2匙,和服。
和胃汤通过调和脾胃、疏肝解郁等机制,达到治疗胃病的目的。里面的白术、甘草等药材能够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此外,和胃汤还常配有制酸护胃的药材,如煅瓦楞子、乌药等,这些药材能够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对于因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导致的胃病,和胃汤中的豆蔻、香化湿醒脾的药材能够进一步促进...
和胃汤 胃阴虚者加干石斛15克;大便干者加肉桂6克、大黄6克;泛酸者加海螵蛸15~30克;严重食积加焦三仙各9~15克。 组成:高良姜12克,姜半夏9克,草豆蔻9克,当归6克,制香附6克,公丁香3克。 功能:和胃止呕,降逆止痛。 主治:胃脘痛(胃、十二指肠炎或溃疡)属虚寒证、寒凝证、气滞证、瘀血证、食积证者。
疏肝和胃汤的功效与作用疏肝和胃汤的功效与作用疏肝和胃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柴胡、白芍、枳壳、...
和胃汤特点是,既采用四君子汤固护其本,更兼顾气血,顺其生机以改善胃本身的功能。故加广木香,取其辛散苦降而温通,善行胃肠,化三焦气滞,更能醒脾消食,借其芳香宣通之性,佐四君子汤之补益,可使补而不滞,以利常服。 如用之健胃醒脾,广木香宜用3g,...
和胃汤 【组成】木蝴蝶12g 枳壳12g 佛手10g 香橼12g 香附10g 连翘12g 【功用】调气和胃,清热和中。 【主治】胃脘痞满,恶心胀满、纳呆,胃内嘈杂。 【方义】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郁热中阻,导致痞满。木蝴蝶,性凉,味苦、甘。归、肝经、胃经。清肺利咽、疏肝和胃为君药,佛手味苦辛酸,性温,行气止痛...
病情分析:健脾和胃汤是一种中医养生方剂,主要用于调理脾胃。以下是健脾和胃汤的两种做法: 做法1: 材料:黄芪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甘草6克。 步骤: 1、将以上所有材料清洗干净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 2、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约30分钟。 3、关火后让其自然冷却至温热状态,即可食用。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