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号潜水艇(俄语:“Мир”,是世界或和平的意思)是一种具有自行移动能力的深海潜艇 。该计划最初是由苏联科学院(现在的俄罗斯科学院)以及设计院所发起,向芬兰订购了两辆。和平1号与和平2号在1987年交付,是由芬兰商劳马-雷波拉(Rauma-Repola)的子公司Oceanics所设计与建造。建造计划是在希尔绍夫海洋研究...
和平号(俄语名:Мир,英文:Mir)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模块化空间站。于 1986 年开始组装,在1996年至 2001 年在近地轨道上运行,它存在的时间横跨了苏联时代与俄罗斯时代,在苏联解体后,和平号空间站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管理。在国际空间站之前,它是人类在近地轨道建造过的最大,最重的空间站。 概述 1998年6月12日...
和平号空间站自诞生之日起,共在轨道上运行了15年之久,大大超过了5年的设计寿命。15年中,和平号空间站总共绕地球飞行了8万多圈,行程35亿公里,共有31艘联盟号载人飞船、62艘进步号货运飞船与和平号实现对接,航天员在和平号上进行了78次太空行走,在舱外空间逗留的时间长达359小时12分钟。航天飞机拍摄的和平号空...
例如,在1997年3月23日,一艘货运飞船与和平号对接时发生了碰撞事故,导致空间站出现了裂缝,并且失去了电力供应和姿态控制。虽然最终通过紧急修复恢复了正常运行,但这也暴露了空间站的脆弱性。此外,在2000年6月16日至17日之间,一颗小型太阳能电池板从美国航天飞机发射器上脱落,并且与和平号相距仅有几百米。如果...
和平号空间站(俄语:Мир,兼有和平与世界之意)是前苏联建造的一个轨道空间站,苏联解体后归俄罗斯。它是人类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同时也是首个第三代空间站,经过数年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简介 空间站是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适于人类长期工作、生活的大型航天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是历史...
和平号核心舱于1986年2月20日发射,它提供基本的服务、航天员居住、生保、电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联盟-TM载人飞船为和平号接送航天员,进步-M货运飞船则为和平号运货。和平号核心舱共有6个对接口,可同时与多个舱段对接。到1990年,苏联只为和平号核心舱增加了3个对接舱:即1987年与核心舱对接的量子-1(载有望远镜和...
2021年2月20日是和平号(Mir)空间站核心舱发射35周年纪念日,35年前的1986年2月20日北京时间早上5点28分23秒,苏联在其本土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使用质子K火箭将DOS-7核心舱舱段送入预定轨道。 完整状态的和平号空间站 和平号载人轨道空间站,作为苏联-俄罗斯载人航天技术的最高成就之一,在严重超期服役15年之后(原...
和平号空间站是人类第一个长期有人值守的研究性质大型空间站,长期保持着连续有人值守时间最长的记录(3644天),直到2010年10月23日才被国际空间站所超越。 另外,在和平号上,俄罗斯宇航员瓦莱里·波利亚科夫(Valeri Polyakov)在1994年到1995年期间创造了437天零18小时的世界最长人类在太空连续停留记录。
和平号列车,系中长铁路大连工厂在1952-1953年间以原满铁遗留的亚细亚号客车加以改造后重新编组而成的数列旅客列车,为纪念1952年10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区域和平会议而定名为和平号。显著特征为全列除餐车,行李邮政车及瞭望车外,均系改造而成的卧车。另一个显著特征为和平号瞭望车车尾悬挂有郭沫若题写的“和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