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蕴含着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层面...
今年,恰逢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大部署的开局之年。以此为契机,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征、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推动其在基层治理乃至市域治理广泛运用和创新发...
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坚持和...
各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同,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各有特色,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引导各地结合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探索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尤其需要经济大省发挥技术、产业、人才和资本优势,当好“先行者”,开展先行先试,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引导各地各部门坚持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学理支持,为发展...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见图,本报记者王骁波摄),正式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和《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4年度报告》。报告认为,2024年仍将是全球经济动荡和分化的一年,但是亚洲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动能依然较为强劲,亚洲经济将维持较高增速,继续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日报17日刊发的3篇文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坚定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突破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质生产力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与数智化机器设备、数智化劳动者、数字基础设施、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