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是宋末词人王沂孙的词作。这是一首唱和词,是答和友人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的。周密的原词为思乡怀归之作,词中流露了在外游子倦游之感。王沂孙此词,从周密原词意境出发,表达了对友人羁旅无归的同情和思念,在怀友伤时的离愁中融入亡国流离的沉痛。由于此时作者抛离...
宋代-王沂孙《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周草窗即周密,和王沂孙是经常词赋相和的朋友。他们常常在越地游山玩水。互相赋和。周密曾作有《三姝媚》送王沂孙,王沂孙也赋词相和。后周密作有《高阳台》给很多词友,王沂孙也作了这首词对答。 原文: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
注: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宋亡后周密湖州故家毁于兵火,终身寄寓杭州。作《高阳台》词寄越中诸友。【小题1】“满树幽香,满地横斜”化用了隐居西湖的著名诗人林逋的名句___,体现了该意象的特点。【小题2】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评论此词“结笔低徊掩抑,荡气回肠”,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3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高阳台 ·和周草窗[注]寄越中诸友韵王沂孙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声声慢·和周草窗》,是宋代王沂孙的诗词作品之一,词致深婉动人,盛传于世。原文 声声慢·和周草窗 迎门高髻,倚扇清吭,娉婷未数西州。浅拂朱铅,春风二月梢头。相逢靓妆俊语,有旧家、京洛风流。断肠句,试重拈彩笔,与赋闲愁。犹记凌波欲去,问明珰罗袜,却为谁留?枉梦相思,几回南浦行舟。莫辞...
《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是宋末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围绕临安(今杭州)与西湖来写,上片说临安盛日都成梦影,下片抒发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表达出作者对国仇家恨的痛楚之情。全词多用典故,表述了作者眷恋故土、哀伤亡国的深挚情意,词意蕴藉而畅达,平淡而又深远。作品原文 思佳客¹·题周草窗...
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 梦里瞢腾说梦华。莺莺燕燕已天涯。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翻译 只能在恍惚的梦中重温昔日的繁华,莺莺燕燕都已经散走天涯。郑人藏于庙中的芭蕉叶下原本就没有鹿,周人在汉上也没有见过仙女散花。古争...
《周草窗吟藁号蜡屐为赋古语》是宋代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周草窗吟藁号蜡屐为赋古语。 在窗前的稻草上吟咏,以蜡屐为题材写古语。 尝闻阮孚心好屐,对客蜡之手不释。 曾听闻阮孚痴迷于蜡屐,对待客人的手中蜡烛便不肯放手。
1【题目】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王沂孙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