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芯子,是周村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诞生于清朝初年,已经有300余年的表演历史。传说“泰山奶奶”是周村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她的生日,她老人家要回娘家住几天,为迎接她回娘家,周村人创制了玩“芯子”艺术形式。每逢她回娘家时,周村人会抬着芯子,锣鼓喧天去城外迎接她。后来芯子演变成为“闹十五...
周村芯子是山东省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内容丰富,高耸空中的芯子上,一个挥舞着长长的水袖的嫦娥高悬空中,底座上是一个穿着精美的戏服的男孩,脚上穿着那种厚底的京剧中常见的靴,周村芯子已被列入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机品牌:尼康(Nikon) 相机型号:NIKON Z 50 光圈:f/6.3 曝光时间:10/3200 ISO:...
周村芯子又名抬阁,是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民俗,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山东移动淄博分公司的志愿者来到爱国社区,参与周村芯子的表演中,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独特魅力。“周村芯子”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鼎盛时期是在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周村芯子,是淄博周村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诞生于清朝初年,已经有300余年的表演历史。 相传,“泰山奶奶”是周村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她的生日,都要回娘家住几天,为迎接她回娘家,周村人创制了玩“芯子”艺术形式。每逢她回娘家时,周村人会抬着芯子,锣鼓喧天去城外迎接她。 后来,周村芯子演变成为“闹十五...
📜历史渊源:周村芯子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周村,后来传到了博山、淄川、张店和临淄等地。清康熙年间,民间老艺人受到高跷的启发,将铁棍插在类似灯台的底座上,顶端站着装扮成戏剧人物的儿童,形成了独特的周村芯子。🎭表演形式:周村芯子的表演形式多样,按表演方式可分为扛芯子、抬芯子、车芯子等;按演员数量可分为单人芯子...
作品:周村芯子 作者:苏文 当前票数:3295 作品简介 周村芯子是山东省独特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是明清时期周村老艺人从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发,依靠发达的织机技术集体创造的,其内容丰富宏伟壮观。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和十五将会在周村上演三天,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周村芯子已被列入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楼阁层层耸绛霄,半天霓羽奏仙韶。近束莲底花犹好,掌上分明静婉腰。”周村芯子是山东省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一起跟随周村区第三中学的武昱孜同学了解一下周村芯子吧! 责编:田泽文 审签:李玉梅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海报热榜 1人间丨对话突然走红的“家电华佗”:修了20多年电器的他,何以一个月增粉两百万...
周村芯子..芯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杂耍技艺。 它分为单人芯子和双人芯子(后来也出现了多人扮演,用车拉着走)。 单人芯子有的由一人肩扛,有的由两人平抬,比较简单。 周村历来多扮演“双人芯子”,是用一根钢
周村芯子,这一山东省独特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周村,后流传至博山、淄川、张店和临淄等地,历经四百余年,至今仍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深受高跷和蜡烛灯台的启发,结合周村发达的织机技术,逐渐演变而成。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周村都会举办盛大的元宵节庆典,芯子表演更是其中的...
我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周村芯子定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鲁中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篇2】周村芯子的作文 在齐鲁大地的怀抱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这便是周村芯子——一项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杂玩技艺,承载着周村人的智慧与情感,熠熠生辉。 周村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