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濂溪先生)作为后世儒家学者公认的奠基者,《通书》这部著作对《中庸》中的道理进行了深入且新颖的诠释,其严密逻辑无一处疏漏。《通书》开篇就讨论了诚,提及圣人在上位所应遵循的原则,每一句都在谈论天道的同时,又明确地指向了圣人的内在修养和实践。 按照刘蕺山的观点,“继善”对应于“元亨”,意味着不断积累...
而长沙通书因胡氏所传篇章,非复本次,又削去分章之目,而别以“周子曰”者加之,于书之大义虽若无所害,然要非先生之旧,亦有去其目而遂不可晓者。如理性命章之类。又诸本附载铭、碣、诗、文,事多重复。亦或不能有所发明于先生之道,以幸学者。 浅析 周敦颐先生的学问精妙之处,集中体现在他的《太极图》...
主题词: 深度翻译;《通书》;陈荣捷 摘要:深度翻译策略对中国典籍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陈荣捷在翻译周敦颐《通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深度翻译方法,主要包括文内注释、章节评述、脚注、导读、序言与前言、附录等,其深度翻译策略具有服务译文读者、传播中国文化和促进学术研究的价值,能为中国文化外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 本文回顾中俄学者共同翻译和研究中国哲学家周敦颐著作的过程,并对俄国学者比丘林等翻译的周敦颐的《通书》提出一些浅见.本文并不意味着对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的贬低,相反,作者对俄国汉学家十分敬佩,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的价值十分重视,他们在中俄文化.....
周敦颐《通书》 田园居士制作 2 诚是清静无为,一发动就生出善或恶来,发动出来而有德、爱叫作仁,合宜叫作义,合理 叫作礼,通达叫作智,能守住叫作信;就着本性、安然行之叫作圣,按照它而实行的叫作贤, 发挥它而微妙不可见、充满四周而不穷尽叫作神。
声音简介 《通书·颜子第二十三》: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
颜子,即颜回,孔夫子门下最优秀的大弟子,是孔门中最了不起的贤人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复圣”。我们读《庄子》的时候,发现很多篇章都有颜回出场,并展现了学道的许多境界,可见庄子对他也特别推崇。周敦颐先生在这篇《周子通书》里,就多次提到了颜子,这一章更...
当然,《通书》中本来就有答案:“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对富贵而言,人人都追求富贵,谁不追求富贵,但颜子不爱不求,他的价值观念是怎样?“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天地间有比富贵更珍贵更可爱,与富贵完全不在一个平台上的东西,超越富贵的东西,那就是道。道远比富...
作者:吴兴勇 作者机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物刊名:国际汉学 页码:104-113页 年卷期:2015年 第1期 主题词:周敦颐;《通书》;比丘林;卢基扬诺夫;翻译 摘要:本文回顾中俄学者共同翻译和研究中国哲学家周敦颐著作的过程,并对俄国学者比丘林等翻译的周敦颐的《通书》提出一些浅见。本文并不意味着对俄国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