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为周敦颐的徒弟,深切表达了对周敦颐的敬慕之情。二是《养心亭说》。最能体现先贤周敦颐精神风范的主要是其著作“三说一赋”,即《太极图说》《爱莲说》《养心亭说》与《拙赋》。周敦颐在重庆写的文章中最出名的,要数在合川钓鱼城下学士山上一座人文风景名亭内写下的理学名篇《养心亭说》。“养心亭”于20...
周敦颐(zhōu dūnyí)周敦颐,宋朝道州营道(现今湖南道县)人,著名哲学家,谥号元公(谥号,死后所给的称号),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周敦颐曾在莲花峰下开设濂溪书院,世称濂溪先生,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周...
周敦颐(中国)先贤,主要是指思考个人人生以及思考人类群体生活、试图以此造福全人类的人。一、生平简介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的学说对后世特别是宋明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周敦颐的生平简介:早年经历:周敦颐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他的父亲周辅成曾担任...
周敦颐(1017.5.5~1073),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
周敦颐,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馀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
周敦颐为官时经常将自己的薪俸收入周济亲友和百姓,以致身患重病,好友帮忙到他家找钱,结果只找到一个破箱子,箱中除了一点旧衣服外,“钱不满百”,到晚年甚至无钱回归故里,只能定居九江庐山。虽孑然一身,但他的内心始终无比的通透丰盈。因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他不应似牡丹般目下无尘,也无需像菊花一样避世...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原名敦实,别称濂溪先生,又称周元皓,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学代表人,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学界公认的理学鼻祖,称"周子"。因仕宦生涯,经常迁徒。虽收生传道授业,但无长随门生,有影响者...
周敦颐被尊为宋代儒家理学开山鼻祖,其名篇《爱莲说》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对中华文化影响甚深。只饮端溪一杯水的“巡察官”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周敦颐被提升为广南东路提点刑狱使司(治所在广东韶关),进入大宋的监察体系,成为一名地方“巡察官”。周敦颐第一次“巡察”,便来到有着“端砚之乡”的端州。端州...
周敦颐 [ zhōu dūn yí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zhōu dūn yí ] 人名,北宋哲学家,儒家理学思想鼻祖。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上善若水 不落窠臼 再接再厉 响遏行云 大义凛然 宁缺毋滥 汗牛充栋 筚路蓝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