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临清剧院落成,市文化局派员进京请当时的中国书协主席舒同题写院名。舒同说道:“临清有个周惊湖,字比我写得好,还是请他写为好。”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周惊湖在书法界的地位和影响力。1974年(甲寅年),古历腊月初八晚九时,周惊湖死于临清街头雪地中(今临清市委东胡同)。他的离世对于书法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
五六十年代,周惊湖书画在当地风靡一时。中国书协第一届主席舒同,时任山东省第一书记,省内到处是舒同的题字,唯独临清例外,临清人多以周惊湖题名为荣。 1984年,临清剧院落成,政府人员赴京请全国书协主席舒同题名,舒同道:“临清有个周惊湖,字比我写得好,我岂能‘班门弄斧’。”婉言谢绝。舒同主席不知的是,周惊湖已...
周惊湖(1914-1975年)字澄,名世德,号惊湖,笔名公冶短,别名周徽,别号半伦、半半生。河北省临西县大十二里村人(原行政区划为山东省临清县)。世代书香,天资聪慧,早入书道,临帖无数,废笔成冢,用纸以车计,是一位书法艺术上达到相当成就、却长期湮没于乡野之间名不见经传的书法家。
作者: 麟图 摘要: 周惊湖(1913—1974),原名世德,学名澄,笔名公冶短,别名周徽,别号半伦、半半生。河北省临西县大十二里村人(原行政区划为山东省临清县)。世代书香,天资聪慧,早入书道,临帖无数,废笔成冢,用纸以车计。十几岁为乡党张自忠父亲作祝寿长联,诗书双绝,艺惊四座。稍大沿河游历,南下江浙,北上京卫...
何日雨晴云出溪 白沙青石洗无泥|尧山壁|文|——谈周惊湖“圆魏”书法文革除“四旧”,先生首当其冲,前半生书画作品,社会流传的,家中珍藏的,统统被付之一炬,侥幸保留下来的只有他书写的毛泽东和鲁迅的诗词。先生从不以书法家自居,写标语搞展览,在所不辞,说汉字不分雅俗。一次学大寨,在邢临、邢邯三岔路口搭彩...
周惊湖魏碑楷书对联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什么样的人容易遇上渣男?野草苍茫 2017-03-21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野草苍茫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采纳数:8746 获赞数:214406 百度知道17级,帮助1000万人以上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周惊湖1914年出生于原山东临清县(现河北临西县)大十二里村一个簪缨仕宦之家。名世德,字澄,号惊湖,别署惊涛、三寅子、半伦、半半生、耳顺翁、了空道人等。伯父周振东为清朝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武进士,在晚清及袁世凯部下任职,客居河南郑州一带。父亲周振北早通文墨,随兄长驰骋沙场,转战安徽亳州、湖南长沙一带,躬身...
周惊湖天资聪敏,从少年起即笔耕墨耨,其书法诸体皆通,尤擅魏碑,字体千变万化,富于创造。197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北京一位学者路过临西,把周惊湖所书六尺圆体魏碑毛泽东诗联“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带到上海岳父家,恰遇丰子恺、钱君匋、唐云先生,得到名家极高评价。即便如此,了解周惊湖书法的依旧寥寥,因为他...
周惊湖周惊湖,河北省临西县大十二里村人(原行政区划为山东省临清县),1914年出生,1975年冬去世。是一位书法艺术上达到相当成就、却长期湮没于乡野之间名不见经传的书法家。王希文、李夫燕编选,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惊湖遗墨》一书,选入了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百多幅周惊湖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