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鼎的轻重引申到德的轻重,摧挫了楚庄王的嚣张气焰。“霸”而无“德”,你还不配问鼎。鼎随德迁,那么如今周德如何?还没等愚昧的楚庄王醒过神来,王孙满妙转机杼,又搬出个“天”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周王朝的命数是天定的,天命难违,任何人都...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①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②。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③。桀有昏德,鼎迁...
不以人之坏(6)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时自利也。今周见殷之乱而遽为政,上谋而行货,阻兵(7)而保威,割牲而盟以为信,扬行以说众,杀伐以要利,是推乱以易暴也(8)。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9),不如避之,以絜吾行。”二子北...
结果1 题目 15.《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夏德衰,鼎迁于殷;殷德衰,鼎迁于周;周德衰,鼎迁于秦。”下列成语中的“鼎”与上述材料中“鼎”的含义相似的是A.问鼎中原B.鼎鼎大名C.人声鼎沸D.鼎足而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5.A 反馈 收藏 ...
今天下暗,周德衰矣。与其并乎周以漫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行,至首阳之下而饿焉。 人之情,莫不有重,莫不有轻。有所重则欲全之,有所轻则以养所重。伯夷、叔齐,此二士者,皆出身弃生以立其意,轻重先定也 (选自《吕氏春秋·季冬纪》,有删改) 【注释】①伯夷、...
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镇国之宝,每每遇事,祈鼎占卜。史传此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那么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该现象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特点。 这一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
昔周德既衰,旧经紊弃。孔子以大圣之才,开素王之业,宪章祖述,制《礼》刊《诗》,正五始而修《春秋》,阐《十翼》而弘《易》道。治国立身,作范垂法。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地皆尽。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徵数。此则...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在大禹之前,人们就开始铸鼎。比如,以仁政治国的伏羲,他的理念是,众生平等,天下一统,所以他铸的是一鼎。 伏羲之 - 地球之变于202309
相传夏禹铸九鼎,意味九州,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被夏商周三代奉为意味国度政权的镇国之宝,屡屡遇事,祈鼎占卜。史传此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那么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该现象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特点。 这一特点构成的基本缘由是 A. 国度大事都经过占卜的方式来决议 ...
核实史事修订《春秋》,阐述《十翼》弘杨《易经》的主旨。到了秦始皇统一国家,兼并诸侯,先王的书籍经典,都被一扫而空。这是书籍遭遇的第一次灾难。汉朝兴起,修建藏书的房屋,设置管理书籍的官员。到了孝成皇帝时期,派遣谒者(官职名)陈农(人名),在天下搜求保存下来的书籍,命令刘向父子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