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即《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三礼”。在儒家“十三经”中,它是唯一一部阐述儒家官制的典籍,对中国历代官制的置建有极大影响。书内容分类 《周礼》内容六篇分载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记古代理想官制,其中冬官已亡佚,由《考工记》补足,大而至于政治、军事,小而至于衣冠、...
周官 周官,字百度,江西临川人。为诸生,擅长诗和章草,刚直好言,历官翰林孔目,兵部主事。人物生平 隐居在云南临安 明昭宗幸缅甸,云南人担心清军追击,于是在要地伐木放火,周官单骑追车驾,遇清将范应旭,招降之,不从,周官策马入火,人马皆死。
《〈周官〉与周制:东亚早期的疆域国家》是一本以《周官》为基础文献,以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国家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学术著作。通过剥离窜入的注文,首次完整呈现《周官》职文的原貌,溯清《周官》的出身、特点、历史位置,给予《周官》客观评价。同时,结合考古资料,对先秦时期东亚疆域国家的发展变迁及其制度规...
周官 周官,字懋夫,吴人,明代画家。周官,字懋夫,吴人,与张灵同时,善画人物,精于白描。所图八仙,不仅衣冠古雅,而神态自若。
《周官》成书的时间应该在战国末期,无论是刘德献此书,还是刘歆于中秘校书时发现此书,都说明该书是秦汉以前的著作。刘歆之类儒生对其增删的可能虽然存在,但基本骨架和内容都应该是原作者底定。对原作者的认定,顾颉刚先生由于太看重其中的法家理念,所以定其为“齐国以及别的法家”。...
周书·周官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
周官,拼音:zhōu guān,周官的意思:1.周礼的本名。参见「周礼」条。2.《书经》中周书的篇名。《书经.周官.序》:「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汉.孔安国.传:「言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
《周书·周官》:周朝官制智慧与治国理念的璀璨瑰宝 《尚书》中的《周书·周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珍贵记录,为我们揭示了周朝官制体系的严谨与完备,以及周成王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周书·周官》开篇即道:“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这显示了周成王在巩固统治后,开始致力于国家的...
《周官》是西汉平帝时所立古文经学,刘歆是其推动者,而今文经学家反对激烈,“众儒并出共排”[4]。由于有大司马、领尚书事的王莽鼎力支持,《周官》等一批古文经学得以确立博士学官,而王莽更将《周官》改名为《周礼》。《宋本周礼疏》其实,刘歆于哀帝时曾提议立《毛诗》《左传》《逸礼》《古文尚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