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周士第将军。他为何仅授上将军衔呢?1900年,周士第出生于海南琼海的一户普通家庭。不过虽然生逢乱世,世道艰难,家境贫寒,但是还是坚持供应他读了书,让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彼时已经从中学毕业的周士第也深受影响早早在心中种下了救亡图存的理想。1924年,他从同乡口中得知黄埔...
同乡见周士第的情况十分严重,连忙找了几个朋友凑了钱让他去医院。此时另一个同乡刚从南洋回来,他看周士第在这里的病情越来越糟糕,就建议他去南洋治疗。当时国民党在围剿革命党人,此时整个形势也相当危急。没有任务的周士第有些撑不下去了,所以在同乡的帮助下,周士第就心一横,去了南洋。后悔万分的决定 ...
时光流转到北伐时期,周士第在叶挺独立团里摸爬滚打,从营长一路拼搏晋升为团长,那一路可谓是身先士卒、战功卓著,就像一把锐利的钢刀,在战场上披荆斩棘,让敌人闻风丧胆。他的这份履历,简直就是一部写满荣耀与拼搏的奋斗史,放在谁面前都能让人不禁心生敬佩与赞叹。再把目光聚焦到南昌起义这一具有重大历史转折...
在周恩来建议下,他从黄埔军校抽调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特别是共产党员)来铁甲车队,其中就包括周士第,不仅如此,当时中共广东区委还抽调了一批素质特别好的工人充实到队伍中。铁甲车队建成后,采取三三制编制,150人,徐成章任队长、周士第任副队长,廖乾五任党代表,曹汝谦任政治教官,赵自选任军事教官。在后续的作战...
时年27岁的周士第,军旅生涯起点极高,黄埔一期毕业,曾是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北伐时期在叶挺手下当营长、屡立战功。当叶挺升任24师师长后,周士第升任25师73团团长,成为“叶挺独立团”的新掌门,俨然就是叶挺的接班人。南昌起义前,周士第率73团驻扎在九江马回岭,8月1日起义当天,73团并未参加。
◆1924年周士第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时期留影。1924年11月,周士第从黄埔军校毕业。恰逢此时陆海军大元帅府要组建“陆海军铁甲车队”。主持组建工作的中共两广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的周恩来决定从黄埔军校选调徐成章、周士第、赵自选、廖乾五、曹汝谦5人具体负责组建工作。很快,160余人的铁甲车队在广州成立。徐成章任队长,...
8月1日早晨,周士第接到第25师师长李汉魂打来的电话,要他去师部商量要事。之前,周士第已经听说4军军长张发奎去庐山参加“剿匪”会议,现在李汉魂刚从庐山回来。接到李的电话后,周士第非常着急,因为自己所带的部队究竟如何行动,尚未得到组织的指示。周士第立即召集骨干开会,到会人员都顾虑周士第去师部后被...
周士第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从1959年开始就逐渐离开了工作岗位,以养病为主。对于自己过去的经历则很少提及。很多人喜欢问他当年在黄埔以及叶挺独立团时期的故事,每当说起,他也只是跟人介绍叶挺,自己的事则很少说起。周士第一家还过得非常俭朴,他儿子周坚介绍说,从1950年调到北京工作后,就一直住在那所房子里,...
铁甲车队成立后,周士第立即投入紧张的政治和军事训练,他既教队员射击、投掷、刺杀、利用地形地物、夜间行动等军事课,也给队员讲授国内外革命斗争形势等政治课,深受队员们爱戴。1924年12月,经徐成章、廖乾五介绍,周士第加入中国共产党。周士第后来升任铁甲车队队长,同志们亲切地称他为“铁甲骑士”。192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