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嘉祐八年,周敦颐四十七岁,正值他任虔州通判的第五年。这一年正月七日,他巡察至都县,邀请余杭的钱建侯和四明的沈希颜一同游览岩题石,并在那里留下了诗作,刻石以记之。五月间,周敦颐创作了著名的《爱莲说》,由沈希颜书写,五抟篆额,钱拓上石,并于十五日完成此事。《爱莲说》不仅是一篇文...
《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等。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至治平元年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道光帝第六子奕訢山水扇页。给道光进士御医周国颐(吉卿)后图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奕訢作品 - 伫雲山房于2024012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8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周国颐 《爱莲说》 是在哪里写的?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
周敦颐在四十七岁时,正值北宋嘉祐八年。《赣州府志》中提及了爱莲书院,并描述道:“爱莲书院位于城北,该地原本是督学试院,有周茂叔的莲池遗迹。”此外,还提到了爱莲亭的条目:“濂溪书院原来位于东北玉虚观的左侧。”这些记载均表明,在北宋嘉祐六年至治平元年期间,周敦颐担任虔州通判时,已在此地...
陶渊明向往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式生活;周敦颐则希望自己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做一个好官。
。《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周敦颐的...
陶渊明向往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式生活;周敦颐则希望自己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做一个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