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可周吉可,原名周先哲,又名周祯、周际可。1906年出生在重庆合川太和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红十五军创建人之一。1935年3月,周吉可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同年秋不幸牺牲于川西长征途中,年仅29岁。No.1 周吉可的生平 周吉可幼年丧父,自幼就读私塾。中学时期,受五四运动的思想影响,周吉可带头参加了革命进步...
9月,周吉可被派去皖西,协助红二十五军的组建工作。 11月,红四军与新组成的红二十五军扩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周吉可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参与和组织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参与多次反“围剿”的斗争。 周吉可烈士证明书 1935年,周吉可...
周吉可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他在革命生涯中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不仅为红军的成长和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史上,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周吉可的一生虽然短暂...
为解决部队给养,周吉可曾带领队伍夜行到七八十里外的敌占区打点粮草,还组织战士磨粉做菜团,作为行军作战时的干粮;在对敌作战中,他常亲临前沿指挥部,或亲自参加作战,或开展喊话方式的政治攻势瓦解敌人,或指挥转送伤员。 战斗结束后,周吉可组织力量没收反动派的粮食、布匹、盐、药品...
🇨🇳周吉可故居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是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之一。这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还展示了周吉可同志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人物生平:周吉可(1906-1935年),原名周先哲,又名周祯、周际可。他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今重庆市合川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红十五军的创建人之一...
在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亭子村亭子桥旁,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中建有青瓦房屋,从这里曾经走出了一位红军的高级将领,他的名字叫周吉可。 周吉可(1906—1935年),原名周先哲,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其父周鼎铭,晚清秀才。周吉可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但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逆境中进步成长。
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周吉可 (上接4月9日3版) 1931年1月,根据中央指示,红十五军与皖西转移来的红一军在河南商城长竹园合编为红四军,邝继勋任军长,下辖红十师、红十一师两个主力师,全军12500余人,蔡申熙任红十师师长,陈奇任政委,周吉可任政治部主任。4月,周吉可协助接任师长的刘英,带领红十师参加了鄂豫皖...
#重庆名人故居#—周吉可故居:周吉可(1906—1935年),名先哲,字祯,号际可,重庆合川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25军政治部主任。 1923年春入铜梁县立中学,次年秋转入合川中 ...(发自@微博桌面 http://t.cn/zj...
在重庆市合川区,周吉可故居里珍藏着一段革命历史的见证——一方1928年周吉可烈士使用过的峡砚。这方砚台,产自合川草街麻柳,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周吉可烈士在革命时期的不懈奋斗。这方砚台不仅记录了周吉可烈士为革命事业奋斗的足迹,更凝聚了他的英雄气概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每一笔一划,都填满了属于他的红色...
周吉可,我党早期的革命者,受组织委派,从上海来到阳新,积极组建十五军,后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干部,转战于鄂、豫、陕、川。为了免除家人的担忧,他向母亲写下了一封“绝情”的家书,直到50多年以后,这封家书背后的故事和他隐秘的革命生涯才得以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