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是蒙克在1893年创作的,最初展示于他的柏林个展上。这幅画是蒙克“生命的边缘”(Frieze of Life)系列的一部分,表达了他对生命、爱情和死亡的哲学思考。蒙克本人在日记中描述了创作这幅画的灵感来源:在黄昏时分,他漫步在奥斯陆峡湾边,看到天边的云彩如同鲜血般的红,感到无尽的恐惧和焦虑,仿佛大自然...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63-1944),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呐喊》这幅画被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曾经这样描述:"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
《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经典之作,通过红、黄、黑三种颜色,描绘了一个人站在桥上,抓住头部,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周围是燃烧的天空和扭曲的形象,被称为“感觉主义”。这幅画不仅表达了情感,还对后世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术家简介: 爱德华·蒙克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
或许《绝望》的创作带给了蒙克灵感,一年后蒙克便创作出了传世名作《呐喊》。 《忧虑》1894年 《忧虑》中,蒙克表现了一群“行尸走肉”般的人,有男人,也有年轻的女孩,血红的天空和死灰般的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渲染了一种群体性的不安,这是蒙克对《呐喊》中来自个人的...
○呐喊简介《呐喊》又名称《尖叫》 ,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的作品。这幅画是表现主义绘画著名的作品。有人以为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存在主义的焦虑侵扰的意境。作品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迸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本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藏于奥斯...
发出震撼宇宙的尖叫和呐喊。在蒙克的世界里,波浪状血红的云彩、回旋的海湾,以及挤压变形的脑袋,都成为了他的艺术语言,将人们推入恐惧的深渊。他的画作《呐喊》举世闻名,那是一种震撼宇宙的尖叫和呐喊,是蒙克内心的真实写照。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
作品名:《呐喊》(又名为《尖叫》)艺术家:爱德华·蒙克(挪威)创作时间:1893年作品材质:蛋彩画(90.8cmx73.7cm)现藏地点: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 《呐喊》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创作的一幅绘画作品。画中主体为一个捂着脸尖叫的人,其背景以抽象形式呈现,无明确轮廓。画家运用不同厚度的...
作品名:《呐喊》(又名为《尖叫》)艺术家:爱德华·蒙克(挪威)创作时间:1893年作品材质:蛋彩画(8cmx7cm)现藏地点: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 《呐喊》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画中主体为一个捂着面颊尖叫的人,背景则以抽象的方式呈现,无明确轮廓。画家运用不同厚度的线条...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爱德华·蒙克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