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帝王用玉玦代表上天向下属部落发号施令,玉玦的玉质和圆形代表天子,《说卦传》“乾为君为玉为圆”,玦的缺口代表开口发言,《说卦传》“兑为口为附决”,《夬》曰“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扬、号、告,都是用于发布命令的用辞。 帛书《...
《直方周易》四十三 夬 【本经】夬⑴扬⑵于⑶王庭⑷,孚⑸号⑹有⑺厉⑻,告⑼自邑⑽,不利⑾即⑿戎⒀,利⒁有⒂攸⒃往⒄。 【译文】夬是经观察分辨后作出决断,将兵器存放在朝廷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封地将有危险时,就要根据观察分辨作出决断,然后通知自己封地上的民众,不要继续耕种了立即前来参军。这样做的好处会...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释名】:乾圆玉也,兑缺也,圆玉有缺,夬之字也。兑附决也,乾玉也,赠玦以纪念分别,夬通玦也。乾马也,兑锐也,快马疾行锐进,夬之象也。五阳决一阴,刚决柔者,夬之体也。造书契,治百官,察万民,决断诸事,夬之用也。五阳盛,阴气墓,田鼠化为鴽,大壮之...
大师,告自邑什么意思..夬:杨于王庭,孚号。有厉,告子邑,不利即戒,利有攸往。就本卦辞可译为:夬卦:象征决断。在王庭上宣布小人的罪行,并心怀诚信号令众人戒备危乱,此时,应先在本城邑中安民告示,不利于立即兴兵讨伐,而利于有所前
夬卦的卦辞是“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扬于王庭的扬字是扬言的意思。王庭是天子的朝廷。周朝只有周天子称王,随着周室衰弱,约公元前885年前后,楚国率先僭越称王。到了东周春秋时期,吴国越国也先后称王。《周易》成书于商末周初,那时的王庭特指最高统治者的朝廷。“扬于王庭”的意思...
【夬卦卦辞: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释义】 经文意思是:夬卦,在王庭上大声宣扬,竭诚地哭号将有危险,告诉同邑的人们,不利于立即采用军事行动,与对方建立交往有利。 象辞的意思是:夬,即决的意思,阳刚决断阴柔。刚健而喜悦,决断而能和谐,宣扬于王庭,是柔爻登乘在五个阳爻之上。心怀诚...
【原文】夬:阳于王廷,复号有厉,告自邑,不利节戎,利有攸往。 【译文】筮得夬卦,将被举荐用于朝廷,反复号令有危险,有探马从城里来报告,不利于出兵牵制戎狄,有利于立即进攻。 【原文】《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43 泽天夬 《序卦传》曰:“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夫物未有增益盈满而不溃决者,夬所以继《益》也。《夬》与《剥》反,《剥》以五阴剥一阳,阳几于尽,《剥》者,削也,其心险,故其《剥》也深而刻;夬以五阳决一阴,阴几于尽,...
‘告自邑,不利即戎’者,(纳言者)当禁锢自悒之容,不宜马上反诘。自悒者,自倨其德也。倨功自大盛气凌人是倨德。倨德则阻言,纳言之大忌也。《夬》之《象》曰:居德则忌。‘利有攸往’者,利于有行也。善纳言利于做决策也。作决策,是君主之事。《夬》卦讨论君主的决策术。君主在作决策之时,所发挥...
告自邑不利即戎,是因为所崇尚的乾天正道上行在西南上端乃要穷尽了。利有攸往,是因为阳刚长进乃是乾天正道上行的慎终思远正道。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象曰:泽上于天,水道正道毅然决然,刁天决地正道。正人君子是因为施与福禄惠及下民正道,而知道居德准则禁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