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子是什么意思词典解释 呈子[ chéng zi ] ⒈ 百姓向官府、或下级对上级所呈的公文。 引《儒林外史·第九回》:「东家恼了,一张呈子送在德清县里。」《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疟疾才止,又得了秋后痢疾,无法,只得在吏部递了呈子,告假养病。」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呈子 百科释义 报错 呈子,读音chéng zi,汉语词语,意思为民间向官方或下级向上级上呈的公文。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呈子,拼音:chéng zi,呈子的意思:百姓向官府、或下级对上级所呈的公文。《儒林外史》第九回:「东家恼了,一张呈子送在德清县里」《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疟疾才止,又得了秋后痢疾,无法,只得在吏部递了呈子,告假养病」也称为「呈文」。
呈子 基本解释:1.即呈文。 分解解释:呈(chéng,)呈chéng显出,露出:呈现。呈祥。恭敬地送上去:呈上。呈报。面呈。下级报告上级的文件:呈文。呈子。古同“程”,规划、法式、标准。笔画数:7;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121 子(zì,zǐ,)子zǐ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
呈子遗址位于皇华镇呈子村西河边的高地上,南、北、西三面为杨家庄子环绕。遗址周围形成高3至5米的断崖,比呈子村高出两米左右。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到3米,下层为大汶口文化,中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岳石文化和商周遗存。经炭14年代测定,呈子遗址最早年代距今约4900年(...
词条:『呈子』 拼音:chéng zǐ 注音:ㄔㄥˊㄗˇ 解释:即呈文。 古代诗词 元代.史药房.水龙:「主人出侍人弹琵琶侑觞,酒未终,上马径去,恍然蓝桥湓浦之遇也,赋水龙吟以记其事,呈子方一笑等闲过了清明,草痕深一庭新翠。」 基本字义 呈chéng(ㄔㄥˊ) 1、显出,露出:呈现。呈祥。 2、恭敬地送上去:呈上。
@山西益课益学教育专属客服呈子是什么意思 山西益课益学教育专属客服 呈子是民间向官方或下级向上级上呈的公文。这个词在汉语里用来描述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通常用于表达请求或报告。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用来向上级或官方提交的书面材料。
呈子 成语(Idiom):呈子(chéng zǐ)发音(Pronunciation):chéng zǐ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样子或形态。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呈子一词来源于古代宫廷礼仪中的一种仪式。在古代,官员或臣子在朝廷上向皇帝呈上奏折或文书时,需要将文书展开成长方形,然后叠成四层,以示尊重。这种叠叠成“呈”字...
汉语词典> 呈子 1.即呈文。 国语辞典 注音ㄔㄥˊ˙ㄗ拼音chéng zi 百姓向官府、或下級對上級所呈的公文。 ▶ 《儒林外史.第九回》:「東家惱了,一張呈子送在德清縣裡。」 ▶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瘧疾纔止,又得了秋後痢疾,無法,只得在吏部遞了呈子,告假養病。」亦稱為「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