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雪级特型驱逐舰(日文:ふぶきがたくちくかん,英文:Fubuki-class destroyer)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华盛顿海军条约时代建造的重武装舰队型驱逐舰。本级舰拥有二段式甲板及追求凌波性能的船形并具良好的航海性能、并将以往常用的露天式的舰桥更改为密闭式从而改善了居住性,更拥有相对于排水量的重...
1933年,吹雪级驱逐舰经过了进一步的改进,原来的90型压缩空气鱼雷被可怕的93型“长矛”鱼雷替代,致使鱼雷有更大的航速和续航距离,这种大型鱼雷由液态氧来驱动,可以产生更高的热效率,它以42节可行驶3万米,49节也可运行2.2万米,雷头重500公斤,一枚“长矛”鱼雷就可击沉一艘巡洋舰;此种鱼雷另一优点是氧气泡...
吹雪级驱逐舰基础参数舰长:118.0米,宽10.36米,吃水3.20米,i标准1680吨,改装后为2090吨;满载1980吨,改装后为2400吨,4台吕号重油锅炉,最后的特三型则是3台。动力2台舰政本部式蒸汽涡轮引擎,50000匹马力,最高航速38节。续航14节航速/5000海里。主要武器系统3座127毫米三年式双联装主炮炮塔,3座3...
吹雪级驱逐舰全部特型驱逐舰建造计划三部分所建的24艘驱逐舰,包括吹雪级,晓级,为表明和其他国家驱逐舰不一样这型舰艇统一叫特型驱逐舰,建造这型驱逐舰的原因就是想要和美国在未来的冲突中占据优势地位,力图使用质量优势弥补数量劣势,和欧洲战场上用喵系坦克对付装甲洪流一样。 吹雪级驱逐舰基础参数舰长:118.0米,...
吹雪级,是日本海军在一战后二战前建造的驱逐舰,是华盛顿条约签订后所建造,前后共开建了24艘。 作为一款舰队驱逐舰,吹雪级分为吹雪I级、吹雪II级和吹雪III级共三种型号,标准1680吨,改装后为2090吨;满载1980吨,改装后为2400吨。 舰长:118.0米,宽10.36米,吃水3.20米,最高航速38节,改装航速有所下降约为34节,续航...
1928年和1935年的吹雪号 设计工作由号称“造船鬼才”的藤本喜久雄造船中佐负责,他从1924年开始把持日本海军战舰的主体设计工作。和保守的平贺让不同,藤本的设计思维较为跳跃,经常将一些新技术运用到战舰的建造上,吹雪级也用上了钢制罗经舰桥顶盖和钢制前桅墙等前所未有的崭新设计。主横壁被分为13段,每段都在...
吹雪级驱逐舰是一系列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建造的日本海军舰艇,共计15艘。这些舰艇的命运各异,充满了战争的硝烟和悲剧。特Ⅰ型的"吹雪"号于1928年8月10日竣工,却在1942年10月11日的埃斯帕恩斯角海战中被美国舰队击沉。"白雪"号1928年12月18日下水,不幸在1943年3月3日的俾斯麦海海战中被...
吹雪级驱逐舰内部 吹雪级驱逐舰(ふぶきがたくちくかん) (1)吹雪 本级舰的首制舰,由舞鹤船厂建造,1928年8月10日竣工。在太平洋战争开始时,主要在中国海域执行任务。于1941年12月,吹雪号同狭雾号驱逐舰、铃谷号重巡洋舰及熊野号重巡洋舰前往美里,为马来半岛陆上攻略部队提供掩护。同年2月13日至18日参与苏门答...
吹雪级特型驱逐舰 吹雪级特型驱逐舰 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华盛顿海军条约时代建造的重武装舰队型驱逐舰。 本级舰拥有二段式甲板及追求凌波性能的船形并具良好的航海性能、并将以往常用的露天式的舰桥更改为密闭式从而改善了居住性,更拥有相对于排水量的重武装(炮塔式127mm联装炮3座、在舰中心搭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