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损失能力指的是材料或物体对能量的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力时所产生的损失。以下对吸收损失能力进行详细的解释:一、定义与概念 吸收损失能力描述的是材料对某种能量的吸收特性。当外部能量作用于材料表面时,部分能量会被材料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这期间可能产生能量的损耗,即所谓的&ldquo...
吸收损失能力是指材料对声、热、光等能量波的损耗能力。解释:吸收损失能力是一种物理性质,主要描述的是材料对外部能量波的损耗程度。这种损失通常以能量的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或者弹性波的能量。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即当外部能量作用于材料时,材料会吸收并转化这部分能量,造成一定程度的...
损失吸收效应,保险行业术语。一、保险合同负债的损失吸收调整指风险事件导致保险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后保险公司根据其管理层策略对具备风险共担特征的分红和万能业务的未来非保证利益现金流进行调整以吸收风险事件带来的财务损失从而降低的最低资本要求。二、保险合同负债的损失吸收仅适用于分红和万能业务公司应以分红和万能...
1.损失吸收机制:这种机制包括企业内部对风险和损失的自我承担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充足的资本储备和适当的保险政策来承担潜在的风险和损失。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资产多样化和投资组合的分散来分摊风险。 2.风险抵御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是指企业采取的预防和减少风险的措施。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规定,以及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损失吸收机制: 1.资本储备:金融机构通常会设置资本储备,以确保在面临损失时有足够的资本来覆盖损失。资本储备可以包括股票、储备资本等。 2.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如多样化投资组合、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以减小可能发生的损失。 3.金融工具:金融市场提供了各种金融工具,如保险、期权、期货...
吸收损失条款是一种约定,它规定了在特定条件下,发行方可以选择将债券转换为发行方资本的一部分,从而降低债务负担或减少风险。 吸收损失条款的主要作用是为发行方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应对潜在的债务违约风险。当发行方面临经济困境或面临丧失偿付能力的风险时,吸收损失条款可以被激活,将债券转换为股权或其他资本形式。
TLAC债务工具要求无担保、可支付、期限至少一年、不可赎回,且需在不引发法律困境或赔偿诉讼的情况下用于吸收损失。禁止作为TLAC的债务工具包括受保存款、活期存款、衍生工具产生的负债、特定债务工具以及在破产法下优先于一般高级无担保债权的债务。债务资本工具形式的TLAC工具占比不得少于最低TLAC要求的33%...
新华社上海7月14日电(记者 张琼斯 张艳芬)《上海证券报》14日刊发题为《提前备足吸收损失“粮草” 银行拨备计提新规有望实施》的报道。文章称,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答记者问时表示,在当前特殊形势下,各银行要根据客户真实风险水平,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评估潜在风险,并据此计提拨备。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这一...
《办法》建立了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体系,设定了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两个监管指标,分别指符合规定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工具与风险加权资产和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率。《办法》将监管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低要求,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应于2025年初分别达到16%、6%,2028年初分别达到18%、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