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阐思是如何表现疏密开合的呢?接着看画面前景就知道了。画面是静止的,用笔墨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动态平衡。山中草亭周围密布杂树有枯有荣,有高有矮,有正有斜。通过杂树的姿态,可以感受到秋风刮过,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开合和位置经营有关。开,可以理解为展开、铺排。合,可以理解为收拢、聚集。还是...
在绘画史上,董源和巨然并称为董巨,后人喜欢同时临仿两人的作品。吴阐思在仿董源的时候,似乎力有不逮。董源喜欢画平远幽深的景色,常用疏林远树增加画面的空间感。吴阐思把疏林画成了密林,也没有在画中加入云雾显晦,整幅画显得空间局促。他把山水景色都拉到眼前,少了奇峭美感。仿巨然山水变化出新,看上还能...
熟悉山水画的人都知道,他们几位画家都是大师,代表了山水画艺术的最高成就。吴阐思把仿古的过程,拆分为了山水体貌和山水精神。体貌可以尽情变化,精神不能随意改变。他仿前辈名家,在技法上多了一些变化,在表现神韵方面突出天然美好。这一点很像现代画家提出的与古为新,继承笔墨精神,打破程式化的笔墨构图。郭熙笔...
吴阐思是画家,他在思想上更像一位文人。也许他想过平天下,只不过在画中流露出对山野隐居的向往。从草亭,到茅庐,再到萧寺,前景和中景留下了人居的痕迹。他在平衡出世与入世的思考,不希望将其进行对立。隐逸山水有多种表现形式,吴阐思觉得吴镇是画家中的隐士,他学习吴镇的风格,寻找内心自闲的境界。陆游...
美,的确有高低之分。文人画的精髓就是把道德观、人生观构建在山水画中,成为文人情怀的寄托。美是感动的瞬间,也是内心的倾诉。吴阐思用小幅作品,表现无限山河,具备了文人情趣和诗意韵致。画出了心中的感受,画出了文人特有的思致。文人画,诗情画意,以小见大,吴阐思综合了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画出了平淡天真...
了解三远法,吴阐思绘《山林古寺》初秋时节,暑热消散,凉风阵阵,有个叫吴阐思的画家开始想念家乡,于是画了这幅《山林古寺》。吴阐思是江苏人,画史中说他师承宋人画风,笔墨淡雅超逸。从这幅《山林古寺》可以看出,他的学习对象还有元人笔意和明代吴门画派的诗意情怀。画山水,很容易看出好坏。作者胸中有丘壑,...
吴阐思是清代江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宋画风格继承者,他的作品有别于四王山水的主流模样。《秋山怀远》险中有奇,奇中带稳,稳中应变,看上去充满自然率真之美。在四王的山水中常见岫岩飞瀑,在《秋山怀远》中没有这样大开大合的景色。为了强调作品气势,画中左侧悬崖峭壁露出一角,采用斧劈皴的技法勾画险峻山石。然后...
清代,吴阐思山水欣赏,吴阐思,字道贤,江苏武进人。学士复庵孙。年弱冠,善画能诗,其画山水宗北宋。著有《匡庐纪游》、《卧云堂诗集》。#书画新浪潮# #这就是中国画# û收藏 9 2 ñ5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正是有了这种情感,吴阐思在创作中十分认真,在构图上营造平淡天真的空间,在笔墨处理上形成苍茫浑厚的画风。吴阐思的这幅作品也表达了他对形似与神似的理解,形似是画家的基本功,神似是画家的追求,两者同样重要,没有形似只求神似无疑是空中楼阁,但只有形似没有神似那就会空洞乏味。其实很多山水画乍一看很细腻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