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在魏晋之时,多出现于山水诗中,一直到唐宋成为了固定的人物形象。在吴镇之前,就已经有了张志和、荆浩、许道宁等人,以渔夫为主体作画。 吴镇 漁父图 上海博物館藏 吴镇画渔夫,是因为他推崇清高孤洁的情操,想要成为一名避世脱俗的隐士。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又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吴镇 芦花寒雁图 吴镇是元代...
于是,“渔隐” 就更频繁地出现在绘画作品中,其中以吴镇的《渔父图》最为典型。 元代画家吴镇善作 “渔隐” 题材的山水画,传世《渔父图》就有多幅。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仿荆浩渔父图》纸本墨笔卷(画渔舟十五只,渔夫十六人)、上海博物馆藏《渔父图》纸本墨笔卷(画渔舟十五...
🎞名称:《渔父图》 🎞作者:吴镇(元) 🎞尺寸:纵84.7厘米,横29.7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洞庭湖上晓风生,风揽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新,只钓鲈鱼不钓名。”——吴镇《渔父 临荆浩渔父图十六首》·内容渔父是吴镇最为喜欢的绘画题材,平生所作《渔父图》甚多以抒其怀,但是迄今仅存四幅。其画景物...
吴镇,作为元代四大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吴镇出生于南宋末年,家族显赫,但历经改朝换代,元代朝廷对汉文人的打压使得他怀才不遇,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芦滩钓艇图》这幅画中,吴镇将自己化为渔夫的形象,驾着一叶轻舟,在唯美的山水间逍遥自在。他纵情于山水之中,忘却了人生的坎坷与...
古画中的渔夫:吴镇的《渔父图》 🌟 吴镇(1280—1354),字仲圭,浙江嘉兴魏塘镇人。他与黄公望、倪瓒和王蒙并称为元四家。吴镇特别喜欢梅花,他的住处种满了梅花,因此他也被称作梅花和尚和梅沙弥。 🌿 渔、樵、耕、读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在文艺作品中,它们常常象征着对淡泊生活的向往。渔...
【渔夫图】元代,吴镇 在中国古代,渔、樵、耕、读,常常被文人士大夫视为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并常被用作文艺作品的主题,以表达作者避世遁隐的愿望,其中尤以“渔隐”的素材最为普遍。时至元代,汉族文人仕进无门,社会地位骤降,江南士人遭遇尤甚。于是,“渔隐”就更频繁地出现在绘画作品中,其中以吴镇的《渔父图》最...
临摹:吴镇渔夫图 工具: 毛笔:小/中号狼毫笔,羊毫/兼毫中/大号笔。 纸张:30*85厘米熟宣纸。 其他:墨汁,小瓷盘若干,笔洗,镇尺等 笔记: 吴镇笔墨特点: 笔墨丰润(湿笔多),浑厚华滋,多层积染(积染法),圆劲(少方折)淋漓。 山石墨色:着淡墨以湿笔勾皴,再加湿笔积染多遍,写水墨氤氲空灵之感。
元代吴镇《芦花寒雁图》1586x4893高清大图 《芦花寒雁图》以平远法绘秋日水滨景色,水面微波荡漾,蒹葭苍苍,一双芦雁振翅飞起,渔父于舟头仰首凝视。画面空灵寒寂,形成了平淡清远的境界。图中以平行置景的手法表现空阔无际的水泊,以浓淡变化的水墨表现远近层次,平中见奇。远岫平溪、石滩丛树。溪中芦苇丛生,扁舟一叶...
“卧游”山水画之元代山水画 吴镇的《岩峦叠翠图》《渔夫图》《双松 “卧游”山水画之元代山水画 吴镇的《岩峦叠翠图》《渔夫图》《双松图》,意象通达,意境通幽,意蕴通神。 游来游去,还是元代山水使人忘我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