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日)是著名导演吴贻弓诞辰85周年纪念日,我们在此分享这些珍贵老照片,以志纪念。这些照片中既有他手执导筒在片场第一线的工作照,也有参加各类影视艺术活动与众多中外艺术家交流的合影,还有与家人在一起的温情脉脉的生活照……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些照片,领略回顾吴贻弓导演波澜壮阔的电影生涯和丰富精彩的艺...
12月1日是著名导演吴贻弓的85周年诞辰,吴贻弓(1938年12月1日-2019年9月14日)1960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曾执导过《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姐姐》《少爷的磨难》《阙里人家》等多部经典作品。《城南旧事》于40年前上映,同年参加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一举夺得最佳故事片金鹰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部获得...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吴贻弓与导演徐克、荷兰导演保罗·考克斯(上)、意大利演员索菲亚·罗兰(下) 在打造“上海电影之城”的路径中,吴贻弓由内而外地实现“上海电影”的本土生长与国际传播。首先,吴贻弓积极推动本土电影人才的培养,扶持青年导演、编剧和演员,培养并...
吴贻弓被誉为诗意电影的当代承继者,他通过多元精妙的艺术手段,将情感与理念融入电影之中,让观众在情理交融的光影世界中,感受到现实社会中几乎失落的人道温情。 1.历史语境中的个体生活片段 吴贻弓偏好呈现历史语境中的个体生活片段,他通过...
9月14日,中国电影第四代代表人物之一、导演吴贻弓在上海离世,享年80岁。吴贻弓创作过《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对中国电影和观众影响深远的电影,但他创作生涯不长,前半生被政治运动“耽误”,创作渐入佳境却“服从组织安排”走上行政道路。他先后出任过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党委书记兼局长等,参与创办...
9月14日,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吴贻弓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0岁。 10月12日,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电影家宴”特别活动 “月随人归——吴贻弓导演特别纪念活动暨电影回顾展”让影迷们有了一次充满怀念和崇敬的相聚。 吴贻弓之子、导演吴天戈,曾经和吴导合作过的演员向梅、导演江海洋,演员张闽和沈洁在电影学者石川的主持...
海上有大家|吴贻弓 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吴贻弓,他的作品被视为“诗化电影”的开端。从《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到《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吴贻弓的作品重视个人情感主义历史和现代道德话语呈现,鲜明地凸显了自觉创新意识,成功地将传统美学和现代电影语言实现了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
吴贻弓(1938年12月1日—2019年9月14日),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重庆。中国第四代导演、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共第十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吴贻弓的《城南旧事》是继费穆、孙瑜、吴永刚等大师作品之后,最具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规范的一部电影。电影人眼中的吴贻弓 吴贻弓辞世的消息传来,上海电影界乃至中国电影界都陷入了无尽哀思。中影集团副总经理、国家一级导演江平,曾在原上海电影局工作时给吴贻弓当过助手。他对记者坦言:“吴贻弓导演自己说,他没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