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绛雪,这位清代浙江永康的才女,不仅以她的诗画才华闻名,更以她的节烈行为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她的故事跨越了康熙与咸丰两个朝代,从才女的风华绝代到烈妇的悲壮殉节,吴绛雪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本文将带您走进吴绛雪的世界,探索她的艺术成就与道德典范的双重传奇。从集前的题辞及序言可以看出最早吴绛雪是以才...
吴绛雪(1650—1674),原名宗爱,是永康县城后塘弄的才女。她的父亲士骐曾担任仙居、嘉善、嵊县的教谕。吴绛雪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她9岁时就能理解音律,听到琵琶曲后,能随声唱和。11岁时,她创作了七绝《题晴湖春泛图》,诗中情景交融,令人赞叹。12岁时,她以诗入画,绘画技巧精湛,书法也与...
中国古代幼年成名的不在少数,比如骆宾王的《咏鹅》,写作年龄比吴绛雪更早;中国古代一诗成名,一文成名的也不在少数,比如王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才貌双绝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我前文提到的卓文君、李清照等人,可是,如果说,吴绛雪也是靠这些才值得我们铭记的话,那么,我想,这些还不值得我们去大书特书,真正震...
在浙江永康的城西,有一座“烈妇祠”,里面供奉着一位名叫吴绛雪的节妇。吴绛雪不仅是永康祠堂文化的代表,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她的故事传颂至今。吴绛雪,原名宗爱,生于明昭宗年间,家中排行老三。她的父亲是一位学官,负责文庙祭祀和教育生员。吴绛雪自幼聪明伶俐,九岁时就能通音律,十一岁时创作了《题晴湖春...
千挑万选,她选中了浙江名士徐明英。不想,丈夫外出谋生时,竟客死他乡,年仅24岁的吴绛雪就成了寡妇。按照当时的规矩,她是不能够再嫁其他男人的,但是徐尚朝兵入永康后,全城的老百姓都不允许她再守这个规矩。1674年的一天,,吴绛雪正蹲在阁楼上,构思她的新诗,忽然外面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她往楼下一看,...
徐尚早就听说过吴绛雪大名,便扬言:“献出绛雪,免全城”。绛雪得知后,挺身而出解全城之困,而后跳崖身亡,令人痛心。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吴绛雪写给闺蜜的一首奇诗,当时丈夫早逝绛雪写此诗是为了向闺蜜诉吴素闻诉苦,没想到这一写竟写出了一首名作。全诗共有165个字,全诗的排列方式就像一朵盛开的栀子花,这就是...
吴绛雪的春夏秋冬回文诗,确实乃诗中之瑰宝,令人叹为观止。以下是这组诗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
吴绛雪是清代的一位才女,以其才情横溢和文学造诣著称。她最为人所称道的作品之一便是其创作的咏四季回文诗。这组诗不仅描绘了四季变换的美景,更以回文体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现了她的高超技艺。以下是对这组诗的详细解析: 一、春景诗 原文(正读):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译文:黄莺在岸边鸣叫,柳树在春风中摇曳...
吴绛雪原有《六宜楼诗集》、《绿华草》二集传世,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今存其诗近百首;其绘画擅长花卉、人物,兼擅写生,传世画作有《梅鹊图》、《杏林春燕图》、《落英》等。 道光时侯,安徽桐城人吴廷康做了永康县丞,此人为稽古之士,最喜考据。那个时候,已经是吴绛雪身后百余年了,这个才德兼备的女子,已经逐渐...
吴绛雪(1650-1674),女,名宗爱。生于顺治七年(庚戌),浙江永康县城后塘弄人。父士骐,曾任仙居、嘉善、嵊县教谕。绛雪自幼秉承家学,聪颖多能。9岁通音律,闻琵琶曲,即能随声唱和。 她在11岁就写出了如此诗句: “画桡缥缈欲凌空, 两岸桃花映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