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吴稚晖提议海外办中国大学,获蔡元培、张静江支持,遂创留法勤工俭学会。中法政府商定,法方提供废弃炮台作校舍,吴募资得孙中山支持。1921年,吴率生赴里昂任校长,定方针为平民、勤俭等。先有千余留法学生生活困顿,欲占新校,发生冲突后被遣返。吴稚晖召来的学生含公费、优等、自费生,广东籍因省资...
现在很多人认定是吴稚晖害死了陈延年,也有人说是胡适,其实这些都是不准确的,是束炳澍叛变并指认了陈延年,于1927年30日晨被杨虎危害,而吴稚晖得知后大为高兴,立即写信表示祝贺,信中言:“延年……恃智肆恶,过于其父百倍。” 尽管吴稚晖并不是害...
作为章太炎门生的鲁迅,这也许算得上是一种“世仇”,因此对于吴稚晖骂得格外的不留情面。比如,他痛骂吴稚晖是一个“也许连狗子都要加以践踏了”的“药渣”式的人物。自“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吴稚晖追随蒋介石左右,以至始终。1953年吴病逝于台湾,蒋介石还曾亲自前去祭奠。
吴稚晖一生虚衔无数,都是国民党内职务,基本没有什么实权,但作为国民党元老,孙中山的挚友,蒋介石的师爷,蒋经国的老师,他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吴稚晖终生是一个忠实的无政府主义者,热爱自由,以不做官为信条,且极度任性,兴之所至,张口就骂,达不到目的,屈膝就跪,“骂”和“跪”就是...
学界公认的民国四大书法家,确切地说应为国民党内四大书家,分别为吴稚晖(篆书)、于右任(行草书)、胡汉民(隶书)、谭延闿(楷书)。此四人,在民国政坛都是呼风唤雨式的人物,在事业与学问上均有非同寻常的建树。 吴敬恒(1865-1953.10.30),原名吴朓,学名吴纪灵(又称寄...
在民国奇人之中,有着蒋介石“师爷”之称的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可谓独树一帜。首先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不在蒋介石手下做官,没有什么上下级关系,最多出任一些虚职,给自己的定位是客卿,因此蒋介石对他一直很敬重。也因为这个客卿的清高定位,吴稚晖在国民党官场上看谁不顺眼,就是一个字“骂”,是逮着谁就...
吴稚晖是 1865 年出生的,老家在江苏武进,他比孙中山先生年长一岁。他父亲叫吴有成,虽说叫这个名,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回事儿。一辈子都没干出啥大事业,就给当地的富户跑腿。家里有几亩农田,赶上丰年日子还算能凑合,要是碰到旱了或者涝了的年头,那日子就不好过喽。所以小吴小时候的家境不咋富裕。吴稚晖 ...
这场葬礼,是台湾国民党遵照吴氏遗嘱举行的海葬仪式,由蒋经国亲自主持,因为吴稚晖是他一生中最为倚重的老师。吴稚晖到台湾4年后,1953年10月30日晚11点28分,病卒于他一生的政治盟友蒋介石生日的前一天。提到吴稚晖,不得不说他是所有迁徙到台湾的民国名流中,最有故事的一个人。他怀揣中西文化,脚踏政治、文化两...
吴稚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尤以篆书见长。他的篆书以线条静穆、体态安然、风格端丽、法度严谨、结构疏朗著称,具有大家风范。吴稚晖的篆书艺术造诣深厚,他对大篆研究颇深,石鼓文用功尤多。其书法线条静穆,结体安然,落笔清新干净,相比吴昌硕的石鼓文书法,少了一些跳跃性的躁动感,多了一份内敛静穆之气。陈布雷...
民国骂神吴稚晖,慈禧、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汪精卫、蒋介石、戴笠全都被他骂过,并且用词极其粗鄙,集中在人的肚脐之下三寸。 聊起吴稚晖,对于他的印象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开始的时候,觉得他是一个纯种的坏逼,书上说了,他是4.12反革命政变的策划人,共产党员被杀的人头滚滚,就是这个老家伙干的坏事,后来继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