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僚找来公子光准备让他再次出征,公子光不想伍子胥得到吴王僚的重用,便说:“伍子胥劝大王攻打楚国,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现在攻打楚国可能会对我们不利的”,吴王僚于是不再提攻打楚国的事情。见吴王僚依旧不信任伍子胥,公子光私底下跑到伍子胥的住所请求他助自己夺取王位,并向伍子胥许诺只要自己成为吴王,一定...
当然,按照司马迁的写作目的真相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吴王僚在历史上所起的衔接作用,这才是更为关键的,阖庐如何获得王位,刺客专诸以及伍子胥的出现等等。关于刺杀僚的过程描写,可以看出司马迁写作技巧。刺客行刺并不在打斗场面,打斗仅仅一笔带过,如同高手过招一击即中,一招毙命。而重点在氛围营造商,事前层层铺垫...
在《史记》中,吴王僚是吴王余昧的儿子。余昧(《史记·世家第一 吴太伯》中称作余昧,而在《史记·列传第二十六刺客》中又被名为“夷昧”)是公子光的父亲,吴王诸樊的兄弟。诸樊、余祭、余昧、季札(按大小顺序排名)是同母所生的四兄弟,均为吴王寿梦的儿子。从吴太伯(周文王姬昌的大爷爷,或者说是姬昌的...
公子光,一直窥伺王位,见都城防卫薄弱,便决定利用宴席之际,实施对吴王僚的刺杀计划。吴王僚不愚,不会轻率出宫赴宴。但他有项特别喜好:酷爱吃鱼,几乎每餐必备,不可或缺。公子光借此爱好诱惑吴王僚:“微臣之弟新聘太湖名厨,所做鱼肴堪称一绝,恳请大王光临寒舍,一品太湖美味。”吴王僚闻鱼香而垂涎,亦深知...
一切就绪之后,就等吴王僚自投罗网。那天吴王僚像平时出游一样,身边带满了随从护卫,别人想要靠近他,犹如登天一般。但吴王僚的这些安保措施阖闾早已了如指掌,所以他才让专诸把刺杀的小剑提前藏到烤鱼的肚子里面,以逃过侍卫的检查。经过一番周密的谋划,专诸的刺杀计划很成功,在他端鱼上桌的一瞬间,他快准狠地...
对于爱吃鱼如命的吴王僚来说,美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而公子光正是利用这一点,在一次宴请中精心布下陷阱。他安排刺客专诸假扮厨师,将一柄短剑藏于鱼腹中。当这道“致命美味”被端上桌时,一切都已无可挽回。专诸迅速出手,用那柄传说中的“鱼肠剑”结束了吴王僚的一生。尽管行刺事件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但...
吴王僚(? - 前515年),姬姓,名僚,号州于,吴国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吴王夷昧之子,春秋时期吴国第23任君主(前526年 - 前515年)。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去世,吴王僚继位。公元前515年,吴王僚被其堂兄弟公子光的刺客专诸 - 京剧·谢春雨于20241109发布在抖音,
1、吴王僚,姬姓,吴氏,名僚,号州于,吴王夷昧之子,春秋时期吴国第23任君主,公元前526年到公元前515年在位。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去世,吴王僚继位。公元前515年,吴王僚被其堂兄弟公子光的刺客专诸刺杀。2、吴王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军事统帅...
11月26日,“风云三尺——春秋吴王僚剑特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展,吴王僚剑来自两千五百年前, 历经岁月、饱经沧桑,却剑锋如故,光彩依旧,英气犹在;其所承载的魅力弥久逾浓,于无声处,似乎蕴藏着千言万语,正在向我们诉说一段“剑与人”的传奇往事。吴王僚剑 展厅现场 无锡博物院展厅现场回望春秋战国,数百年连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