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位来看,吴江位于苏、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副处长张泳江表示,吴江作为示范区,肩负率先探索一体化发展路径、示范引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上也要成为“先行者”。对吴江区来说,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啻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上世...
吴江是江苏省旧县,苏州市市辖区。吴江位于江苏东南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众多、建制悠久,有着一千多年建制史且县名千年未变,现为苏州市市辖区。春秋战国时,吴江先后属吴、越、楚等国地,秦灭楚后处于会稽郡吴县、由拳县之间。两汉时,吴江仍分属吴、由拳两县。三国吴黄龙四年(2...
历经宋元明清的战火洗礼,吴江县城虽屡遭破坏,但县衙的位置始终未变,只是不断调整与扩张。这种坚韧与执着,成为了吴江人民的精神象征。在元贞二年(1296),吴江县升格为州,县衙也随之改称州衙,这一变化彰显了吴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民国元年(1912)废除了清代旧制,县衙改称为县署,后又有...
综合以上原始资料与对比分析,能得出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国王钱镠奏请割入吴江县的区域为吴县南地与嘉兴县北境。宋时设乡与唐末有一定差距,唐末时苏州吴县入吴江县的乡应为绮川乡、感化乡、范隅乡;嘉兴县入吴江县的乡应为久詠乡,另有思贤乡的一部分(今盛泽老镇区);湖州乌程县没整乡入吴江县,但澄源...
《乾隆吴江县志》吴江县沿革 《嘉靖吴江县志》二十八卷首一卷,明曹一麟等修,徐师曾等纂。 吴江档案馆馆藏《嘉靖吴江县志》 此志稿初以莫旦弘治《吴江志》为蓝本,并参校吴江陈理(字君明)纂《吴江志》未就稿而成,然未梓行,时为嘉靖二十七年(1548)。至嘉靖三十五年,曹一麟来任县令,访求邑乘,徐稿被荐。徐以为...
苏州的吴江区属于县级市,相对于苏州市之外的其他县,它的经济发展状况还算不错。不过,与苏州市内的五个县级市相比,吴江区的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吴江区的生活水平在县级市中处于中等偏上。它拥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如纺织业、机械制造等,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就业机会。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吴江县》 朝代:宋代 作者:李贯 136088人查看 内容详情 《吴江县》 作者:李贯 朝代:宋代 四面渔家绕县城,古今名手谩丹青。 菰蒲水浅连江寺,橘柚烟深隔洞庭。 幽鹭下时分野色,远帆归处印天形。 谁知张翰思鲈意,犹胜灵均醉独醒。 古诗“《吴江县》”拼音对照 wú jiāng xiàn 吴江县 sì miàn yú ...
吴江县的归属变迁:苏州、嘉兴还是湖州?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三年,吴越国王钱镠在苏州吴县南部和嘉兴县北部设立了吴江县。此时,吴江县的范围仅限于松陵至平望之间。 那么,吴江县的各个部分到底来自哪里呢?哪些部分来自苏州吴县,哪些来自嘉兴,而哪些又是后来从湖州划入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吴江市的松陵...
历史知识> 吴江县 五代吴越天宝二年(909)分吴县地置。属苏州。治今江苏吴江市。时筑城于松江(今吴淞江)南北两岸,有南津北津之名,宋并为一城。政和三年(1113)后属平江府。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吴江州,属平江路。明初复降为县,属苏州府。 吴江县相关 ...
辛亥革命后,将原来的吴江,震泽两县合并为吴江县。全县良田共有一百二十八万亩左右。(根据清光绪年间清丈测见)分成若干“都”,(如现在名称尚存的七都、八都等)。估计每个“都”的面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公社。“都”以下又分为若干“图”,每“图”又分为若干“圩”,每“圩”又分为若干“丘”,一“丘”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