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的书法以篆书成就最高,其一生醉心于西秦《石鼓文》,并将其作为深耕的对象,经年累月的推敲追橅,终成自家面貌,开一时风气。这正如沙孟海所言“(缶翁)寝馈于《石鼓》数十年,早、中、晚年各有意态,各有体势,与时推迁,终以诗、书、画、印四绝雄视一世...
吴昌硕75岁临《石鼓文》,笔笔劲道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
吴昌硕临石鼓文 吴昌硕留下的石鼓文作品众多,时间跨度极长,各类作品皆有,而书画中则也时有融入,而晚年的吴昌硕,石鼓文的书写已入造化,精力也最为旺盛,是其艺术蜕变的重要时期,笔老辣苍迈,万毫齐力,墨有浓枯,极具金石之气,在笔墨表达上可谓炉火纯青;结体由原来的平正姿态转化为高低不平之势,字字飞动...
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有《缶庐集》。吴昌硕临石鼓文
吴昌硕(1844年~1927年),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七十岁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二十九岁补试秀才,遂绝意进取,从杨见山进修文艺,钻研诗、书、篆刻。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最为擅长,此书用笔结体,一变前人成法,力透纸背,独具风骨。吴昌硕作品赏析 吴昌硕的楷书,开始学习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
吴昌硕临石鼓文,他的临作体现了原有精神,更赋予了其新的生命 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临写的石鼓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其书法字体古朴雄浑,用笔遒劲。吴昌硕对石鼓文极为推崇,他以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感悟临写石鼓文。吴昌硕临写的石鼓文,在继承古法...
吴昌硕75岁篆书临石鼓文册 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册;高清字帖图片38张。安吉吴昌硕年七十有五
吴昌硕 《节临石鼓文》 纸本 长卷 墨书 39x146 厘米 本幅作品字形长宽为最佳结构形态;线条笔意流转、天趣飞动,线条虽圆实,但无草率油滑之意,有残破感,具金石气;结构上高低不平之势,字字飞动,呼之欲出;空间分割打破均衡,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用笔老辣苍迈,万毫齐力,充满霸悍之气;用墨上有浓枯湿润之分...
《篆书临石鼓文轴》是清代吴昌硕所作的书法作品。作品介绍 此篆书《临石鼓文轴》,纸本,纵一三六厘米,横六六厘米,为朵云轩藏品。于一九二五年八十二岁时所书,为其晚年篆书精品。此作中精气弥漫,但紧中见松,笔力千钧而从容自在,字势也不过分追求欹侧,而是在细处见变化,力量内含。但其行笔劲健通脱,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