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影响海内外的著名山水、花卉画家——吴待秋 吴徵(1878年—1949年)字待秋,名徵,以字行。早年,吴待秋犹如一位虔诚的学子,专攻“四王”一路,尤其是对于王原祁的画风,他有着超越凡尘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这份造诣,让他在画坛上独树一帜,达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及至壮年,吴待秋更是如日中天,...
海上四大家之一吴待秋国画作品 吴徵,生于1878年,逝于1949年,字待秋,名徵,但人们更习惯以他的字来称呼他。他的一生,如同他的别号一般,充满了诗意与深邃。抱鋗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丝湾人、栝苍亭长,每一个别号都仿佛是他生命中的一段旅程,一段心境的写照。晚年,他更是自署为老鋗,透露出...
澎湃新闻获悉,从8月8日至11月9日,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海上艺苑宗师吴待秋家族及友人书画展”。本次展出的展品起于17世纪中叶的吴待秋九世祖、清初著名诗人吴之振,止于二十一世纪初的吴待秋儿子、前苏州国画院院长吴养木,跨越三百多年。其中包括有吴待秋的父亲、清末海派名家吴滔,以及与世交吴昌硕、李嘉福、胡...
在画作的构图上,吴待秋采用了分段式构图法,将十八罗汉分成六组,每组三人。这种构图方式使得画面更加和谐统一,同时也突显了罗汉之间的亲密关系。此外,吴待秋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印相结合,将这幅画作的艺术价值推向了更高的层次。总的来说,《拟张果亭十八罗汉册》是吴待秋绘画生涯中的杰作之一...
浙江石门(崇德)有一吴姓人家,堪称书画世家——自道光年间至二十一世纪,历经150余年,三代传承(吴伯滔、吴待秋、吴养木),均成大器,为近当代画坛罕见。 在三代画家中,吴徵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吴徵为吴伯滔次子,字待秋。他是“三吴一冯”(吴待秋、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之首。又与赵叔孺、吴湖帆...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一槌定音]海派画家吴待秋作品有升值空间吗?选集 更多 《一槌定音》 20250309 《一槌定音》 20250302 《一槌定音》 20250223 《一槌定音》 20250216 《一槌定音》 20250209 《一槌定音》 20250202 《一槌定音》 20250126 《一槌定音》 20250119 《一槌定音》 20250112 ...
【名品视界】吴待秋山水作品欣赏 吴待秋山水作品欣赏 吴待秋(1878-1949),名徵,字待秋,别号抱鋗(xuán)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丝湾人、栝苍亭长、晚署老鋗。浙江崇德(今桐乡)人。吴伯滔之子。十八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娶妻方氏,生男女各一,以鬻画度日。方氏故去,续李嘉福之女李隐玉,得见李家收藏...
吴待秋山水画作品 吴徵(1878—1949),字待秋,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山水、花卉画家,与吴昌硕、王一亭等大家交情深厚,被誉为“海上四大家”之一。他出生于浙江崇德(今桐乡),自幼受家学熏陶,父亲吴伯滔是当地有名的画家,吴徵从小便展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他的山水画初承家学,但因终日作画,手不停挥,导致...
山水 近现代 吴待秋 画上题诗为: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清溪鸣石垂,暖日长藤岈。绿映高传树,红迷远近花。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图中两山对峙,河水中流,岸边树木参差,屋舍错落,幽静闲远。高峰远树图 近现代 吴待秋 画上题诗为:高峰叠叠天外空,苍烟远树涵秋容。笔头墨尽意不尽,参错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