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吴天一已经56岁。次年,国际高山医学协会年会向吴天一授予“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对常人来说已近退休、安享天伦的年纪,吴天一却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一楼大厅,摆放着一件大型科研设备,这就是吴天一自主设计的高低压综合氧舱,是世界首个可模拟上至高空12000米、下至水下...
1978年,吴天一与同事共同创建了全国第一家高原医学研究所。为尽快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问哪里海拔最高?”吴天一说,高原医学研究必须要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
这句话,正是吴天一的人生写照。自67年前初到青海起,吴天一始终奋斗在这片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土地上。1958年,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号召,大批青年涌向青海,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的吴天一就是其中之一。初来乍到,“高原怪病”接连发生。“很多人嘴唇发紫、喘不上气,头疼得整夜整夜合不上眼!”回忆起...
工作中的吴天一 获得“七一勋章”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就被称为我国高原医学的奠基人。 与有些人兜兜转转才将一项工作确定为自己的职业归宿不同,1950年,没能如愿到朝鲜前线,被送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习的吴天一就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6年,吴天一以全五分的成绩毕业,并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平壤的...
在高海拔地区,骑马不是主要的出行方式,但对于习惯往更偏远的高原里钻的吴天一来说,骑马却是最佳的选择。青海省高原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主任更登,多年前曾跟随老师吴天一骑马赶牦牛,颠簸在高原牧区,调研的同时,还给牧民们看病。“为啥叫他马背上的好曼巴?(编者注:“曼巴”,藏语里“医生”的意思)他看病很...
吴天一:应该说全身很多地方的机器都有损坏。但是你做高原,你没有这样的献出你不可能会有这样的获得。身体屡遭重创,而理想的火焰却愈然愈旺,吴天一对于高原病学的研究也愈发深入、透彻。2001年,青藏铁路修建,吴天一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他主持修建了45个高压氧舱、38个低压舱,建立了三级救援体系,以确保每...
这位叫做吴天一的“马背院士”一辈子扎根高原 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他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国际标准 开创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 诊疗救治了藏族群众上万人 被人们称为“生命的保护神”△吴天一,“七一勋章”获得者。(制图:张寒)“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1958年 吴天一响应祖国号召来到...
1981年12月30日,同事劈头甩来的一句话,惊住了刚从唐古拉山牧区调研回来的吴天一。正在卸行李的手猛地停在半空,心里一片空白,继而,涌起一股火烫烫的热流。13岁时,刚上高二的吴天一执意参军,随志愿军入朝作战,自此同远在美国的父母亲人失去联系,一晃便是30多年。多少次魂牵梦萦,也曾经泪湿枕畔,而...
此后,这种要命的“怪病”接连出现。吴天一意识到,这不是寻常的肺炎、肺充血症,而是高原低氧环境中的特发性疾病。当时,国内关于高原医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吴天一暗下决心,要闯一闯这片“无人区”!然而,环境流行病学研究谈何容易。经验表明,只有对自然人群的普查率达到90%以上,才能准确掌握疾病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