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耳或听神经病变所导致的感音神经性听觉障碍,迄今尚无特效疗法,若能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恰当的综合治疗措施,尚有希望恢复正常听力,一旦错过治疗时机,治疗则极为困难。近年来助听器技术日新月异,给难治性听觉障碍者带来了福音,在听力学专业人士指导下正确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可以使大部分难治性听觉障碍者摆脱困境,恢复...
最后,孙敬武教授为本次听觉科学大会做总结发言,他全面总结了本次大会的会议重点和焦点内容,并鼓励了在大会中展现出的积极讨论相互学习的科研氛围,肯定了国内外学者在听觉及感觉神经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还表示了对下一届中国听觉科学大会强烈的展望和期许。 ✦ ...
视觉型孩子:用眼睛“画”世界 与听觉型孩子不同,视觉型孩子简直是“眼睛里的艺术家”。他们通过视觉图像、书写和阅读来理解和记忆信息。对他们而言,图表、示意图、笔记等都是学习的绝佳帮手。这就像他们的大脑里有一个专属的“视觉库”,每次看到信息,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文件夹。比如,视觉型孩子在学习数学时...
在人类,低音调组分分布于听皮层的前外侧,而高音调组分则分布于后内侧。听皮层的各个神经元能对听觉刺激的激发、持续时间、重复频率等诸参数,尤其是对传来的方向作出反应,这与视皮层神经元的某些特性具有相似之处。 中西医临床医学 医学知识分享与学习 微信号:zxclinicmed 每天学点小知识...
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确保学习环境安静无干扰,以便听觉型学习者能够清晰地听到并处理信息。理解和尊重学习方式:教师和家长应理解和尊重听觉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不要因为他们没有直接注视讲话者而误解他们为不专注。相反,应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教育启航计划# ...
美国成长发育心理学家和教育研究员Howard Gardner曾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后来一些教育学家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把 学习风格大致分为三种:视觉型(Visual)、听觉型(Auditory)和动觉型(Kinesthetic)。一、视觉型学习者 视觉型孩子通过“看”学得更好。通常在老师上课时,眼睛会盯着黑板,看老师的表情、看老师写的板书...
听觉生理学 1、声压级:单位面积上接到的声压大小,它与频率无关,是一种客观测量的结果。 人耳听觉的听闻阀值为20×10-6N/m2=120dB. 因此人耳听觉的最大动态范围为120dB. 2、响度级:人耳的响度感觉不仅与声压级有关系,而且与频率有关,即相同声压级的声音在不同频率时的响度感觉不完全相同。因此为了符合实际...
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为也叫位置理论。缺陷:人耳能接受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最高频率比最低频率为1000:1,但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只比为10:1,这二者并不对应。 行波理论 20世纪40年代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称为行波理论,其认为声波入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