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听力一般从45岁至60岁开始减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人的内耳结构会发生退化,导致听力开始逐渐减退,一般是从高频区开始下降,然后逐渐向中低频区扩展,出现耳聋的情况。如果患者的生活环境比较嘈杂,长期处于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听力减退的速度可能会比较快,45岁左右听力就会逐渐下降。但如果患者的生活环境比较安静...
听力衰退在老年人生活中的影响远超言语交流本身。由于耳朵“不灵光”,在社交场合中听不清别人说话,老年人难以参与沟通,容易感到被孤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给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成员关系带来微妙变化。65岁的金阿姨说:“听力不好,甚至连子女都不愿意跟老人交流了。说话声音...
听力衰退在老年人生活中的影响远超言语交流本身。由于耳朵“不灵光”,在社交场合中听不清别人说话,老年人难以参与沟通,容易感到被孤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给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成员关系带来微妙变化。65岁的金阿姨说:“听力不好,甚至连子女都不愿意跟老人交流了。说话声音...
北京听力协会会长万敏说:“听力损失虽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及时、有效的干预能够大幅减缓危害影响。当老人出现听力下降的迹象时,应当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及时选择合适的干预手段。”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2024-2027年)的通知》指出,将于2024-2027年在全...
病因分析:听力下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耳垢过多、中耳感染、突发性耳聋、噪声暴露、药物副作用等。年轻人听力下降可能与长时间佩戴耳机、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噪音过大有关,也可能是耳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表现。 治疗建议:建议尽快前往耳鼻喉科就诊,进行详细的听力检查和耳部检查。若诊断为耳垢过多,可...
北京听力协会会长万敏说:“听力损失虽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及时、有效的干预能够大幅减缓危害影响。当老人出现听力下降的迹象时,应当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及时选择合适的干预手段。”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2024-2027年)的通知》指出,将于2024-2027年在全...
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了《老年听力健康核心信息》。我国有1.2亿听力正在衰退的老年人,很多声音正逐渐远离他们的世界,全社会应广泛关注老年听力健康。呼吁关注老年听力健康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测算,我国约有1.2亿老年人患有听力障碍、听力受损。《老年听力健康核心...
听力衰退背后的隐忧 老年听力损失,这一概念涵盖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耳部疾病、遗传因素、噪音暴露、耳毒性药物使用、代谢紊乱,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的听觉功能减退。多数老年人可能错误地将听力下降视作衰老的自然现象,却忽视了其潜在的危害。听力下降不仅仅影响了听觉本身,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
这种与年龄相关的听力衰退被称为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通常来说,年龄相关性听力衰退在50岁以上的人中较为常见。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基因可能会影响听力的发育和功能。一些遗传性听力疾病(如遗传性耳聋)可以在出生时或后天逐渐显现,并导致听力损失。遗传性听力问题可能会影响耳蜗内的细胞结构或影响神经传导功能。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