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摄这个概念我是从美国超心理学家肯威尔伯那里听来的,什么叫做“含摄”?从字面上理解,“含”就是包含,“摄”是指一种引导或者一种约束的作用,含摄就是说比较高的层级对比较低的层级既要接纳包容又要引导约束。 在人类脑,所谓“含”,就是说较高一级的系统,对低于它的系统,比如说哺乳脑对于爬行脑,或者说...
“含摄”是一个汉语词语,它主要是形容人的态度、神情等,意思是思虑周详、沉思默想。一个含摄的人通常不轻易表露内心的想法,而在心里反复思考才会做决定,这一点往往使人对其产生信赖和尊敬的情感。除了形容人的态度和神情,含摄还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文学风格。一篇含摄的文章往往意味深长,不仅是故事...
1、老健非颐摄,羁穷为折除。——出自南宋·陆游《秋尽自遣》2、分符指聊摄,为政本农桑。——出自唐·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3、或开拓疆境,欲并包总摄。——出自北宋·王安石《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4、祝翁尚难老,生理归善摄。——出自北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5...
1. 含有“摄”字的成语有哪些 1、防心摄行 【拼音】: fáng xīn shè xíng 【解释】: 指防止杂念和注意言行。【出处】:《隋书·经籍志四》:“﹝佛家弟子﹞皆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相与和居,治心修浄,行乞以自资,而防心摄行。” 2、惊魂摄魄 【拼音】: jīng hún shè pò ...
仁清法师:闻思修证互相含摄 (提高班资料 节录)从法理上说,传统的修学方法中的闻、思、修、证互相含摄,并不孤立。听闻一方面是有听经的含义,还有读经的含义,实际上这个闻就等于说是摄取,你看经,听经,来摄取经文,这个思就是思维经文的深意,离开文字,把它净化,升华。所以佛陀说依义不依语(文字)...
法师慧语:六字名号就是总功德,含摄一切,无有不足,最为殊胜什么叫“胜”呢?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经过历劫修行而成就正觉南无阿弥陀佛,把他所修行的一切内证功德、外用功德,所谓一切智慧、慈悲、神通、光明等,所有功德,都收摄在六字当中,所谓六字名号,就是总功德,含摄一切,无有不足,最为殊胜。
智者大师讲《摩诃止观》,其中谈到,止观能够含摄一切,也就是一切法、理、惑等。 比较通俗一点就是一切都可以用止观来解释,也都可以回归到“止观”这两个字。所以他说“止观总持,遍收诸法”。这也是佛法的微妙之处。 止,其意涵可以大概描述为静、本体、理体等这样的概念;观,可以大致描述为动、现象与作用等这样...
上品上生之经文含摄四个层次。导祖对此段经文义理的诠释极具创意。其中所开显的二种深信、五种正行、二河白道喻等法义,已成为净土宗的基本理念架构。其义理深契佛心,其净土情怀极为深切,在我国形成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读到此段灵文,犹然回肠荡气,令吾人之信愿情怀沛然莫御!!! 阿弥陀佛 ...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道。业行的体相差别, - 空释.若生于202
法无我智含两种无自性。一者相无自性,若见诸相非相,则现十方实报庄严土;二者胜义无自性,妙觉无作,一念摄尽普贤菩萨十无尽行愿。 现代人所受诱惑太多,难以专注修行,难可超越一切法则成就法无我智。最易行的方法是持念六字名号,借助佛力突破三界无边生死牢狱的禁闭。此法原理简单,比如一个人掉落井底,井壁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