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化玉液丸《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 ,100卷,北宋王怀隐等奉敕编纂。主治热盛伤津,心胸烦热,口干舌涩,心神壅闷。来源 《太平圣惠方》卷四。《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 ,100卷,北宋王怀隐等奉敕编纂。太平兴国三年 (978),宋太宗诏命翰林医官院诸太医各献家传经验方,共得方万余首,加上太宗...
【製法】 上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和勻,煉蜜和丸,如彈子大。 【功效與作用】 治熱盛傷津,心胸煩熱,口乾舌澀,心神壅悶。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棉裹,含化咽津。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四 《聖惠》卷四:含化玉液丸 【處方】 寒水石1兩(研),石膏1兩(研如粉),葛根1兩,枯蔞根1兩,烏梅肉...
含化玉液丸 含化玉液丸用于治热盛伤津,心胸烦热,口干舌涩,心神壅闷。 含化玉液丸--《太平圣惠方》卷四 【处方】寒水石30克(研),石膏30克(研如粉),葛根30克,栝楼根30克,乌梅肉15克(炒),麦门冬45克(去心,焙),赤茯苓30克,龙脑3克(研)。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和匀,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和匀,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热盛伤津,心胸烦热,口干舌涩,心神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棉裹,含化咽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 《圣惠》卷四:含化玉液丸 【处方】寒水石1两(研),石膏1两(研如粉),葛根1两,枯蒌根1两,乌梅肉半两(炒),...
药方名称含化玉液丸 处方寒水石30克(研)石膏30克(研如粉)葛根30克栝楼根30克乌梅肉15克(炒)麦门冬45克(去心,焙)赤茯苓30克 龙脑3克(研)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和匀,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热盛伤津,心胸烦热,口干舌涩,心神壅闷。
首页/方剂/ 含化玉液丸 组成寒水石30克(研)石膏30克(研如粉)葛根30克天花粉30克乌梅肉15克(炒)麦冬45克(去心,焙)赤茯苓30克 龙脑(冰片)3克(研) 制备 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和匀,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用法每服1丸,薄棉裹,含化咽津。
含化玉液丸《太平圣惠方》 主治: 治热盛伤津,心胸烦热,口干舌涩,心神壅闷。 处方: 寒水石30克(研)石膏30克(研如粉)葛根30克 栝楼根30克 乌梅肉15克(炒)麦门冬45克(去心,焙)赤茯苓30克 龙脑3克(研) 制备方法: 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和匀,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棉裹,含...
含化玉液丸 主治 心胸烦热,口干舌涩,心神壅闷。 记载 《圣惠》卷四。 组成 寒水石1两(研),石膏1两(研如粉),葛根1两,枯蒌根1两,乌梅肉半两(炒),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赤茯苓1两,龙脑1钱(研入)。 用量 每用1丸,薄绵裹,含化咽津。
“含化玉液丸”在《圣惠》卷四 《太平圣惠方》卷四:含化玉液丸 【处方】 寒水石30克(研)石膏30克(研如粉)葛根30克 栝楼根30克乌梅肉15克(炒)麦门冬45克(去心,焙)赤茯苓30克 龙脑3克(研)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和匀,炼蜜和丸,如弹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