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温 吕温,字晞阳,北魏官员,吕罗汉之父。人物生平 魏世祖征伐赫连昌,让吕温为幢将。先登陷陈,每战必捷,因功任宣威将军、奉车都尉。外任秦州司马,升上党太守,善劝课,有治名。卒,赠平远将军、豫州刺史、野王侯,谥号敬。人物评价 《魏书》:喜读书,乐施舍,有文武才略。家族成员 ...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
在考察民情时,吕温发现“两税法”实际上已经被破坏殆尽,在衡州渐成虐民之法,前任州官与下面的胥吏层层盘剥,导致许多百姓为求活命,只好逃亡外地,或成为隐户,如此一来,朝廷收税更难。吕温认为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征税制度上有所调整,进而招揽流离在外的百姓返乡,才能实现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税收充足的良性循环...
”(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吕温生于“安史之乱”后的中唐社会。这时,大唐王朝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中兴”局面。吕温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同许多有识之士一样,他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感趋向,同时也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贞元十四年(798年),吕温“年益壮,志益大”,他以...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僧,他与皎然等人经常诗歌酬答,交往深厚。这首诗写于吕温二十出头的年纪,当时他还是一位毛头小伙,由于性格外向,遇到熟人就喜欢开玩笑。题目中的“戏赠”二字,表明诗人与上人关系非同一般,所以才会口无遮拦。前两句带有调侃之意,“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春天里繁花似锦...
据记载,吕温曾出使过吐蕃,如果从唐朝数以千计的诗人之中,找出到过青藏高原,并写下那里的唯美诗篇的诗人,吕温是其中之一。在出使吐蕃这段漫长的路途中,他不仅见证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历史,还看到途中的风土民情,又了解到途中各地下层百姓的疾苦生活,当然还有我国地大物博,丰富的自然景观,这些均在吕温的诗歌之...
吕温 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人。贞元末,擢进士第。因善王叔文,再迁为左拾遗,以侍御史使吐蕃,元和元年乃还。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温独免。进户部员外郎,与窦群、羊士谔相昵。群为御史中丞,荐温知杂事,士谔为御史,宰相李吉甫持之不报。温乘间奏吉甫阴事,诘辩皆妄,贬均州刺史。议者不厌,再贬道州。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
《赠友人》是唐代诗人吕温所创作的作品 作品原文 南山双乔松,擢本皆千寻。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阴。负雪出深涧,摇风倚高岑。明堂久不构,云干何森森。匠意方雕巧,时情正誇淫。生材会有用,天地岂无心。作者简介 吕温: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吕渭子。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次年登博学宏词科,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