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郎 [ lì bù lá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ì bù láng ] 古官名。吏部副长官,明代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在吏部仅次于尚书。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不假思索 不屈不挠 不落窠臼 临危不惧 励精图治 厚德载物 差强人意 捉...
吏部郎官 吏部郎官,北宋,古代官名, 吏部郎中、员外郎通称,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6)改制后,参掌四选之事。以知府资序以上人充郎中, 未及者为员外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罢权摄、添差郎官。凡初进拟,仅称吏部郎官,及拟告身细街,始分郎中,员外郎,并加尚左。尚右、侍左、侍右之称。
历史官职> 吏部郎 官名。尚书省吏部曹长官通称。三国魏、蜀始置,两晋南北朝沿置。亦称郎中,资深者可转侍郎。属吏部尚书,主管官吏选任铨叙调动事务,对五品以下官吏之任免有建议权。南朝如加“参掌大选”名义,则可参议高级官吏之任免。历朝皆重其选,职位高于尚书省诸曹郎。魏六品,秩四百石,晋、宋六品,梁十一...
吏部郎是古代官职的一种,主要负责官员的选拔与任用。东汉时期开始设立吏部郎中这一职位,负责选举工作,后来这一职责也被称为吏部郎。历代沿用此职名,直至晋代。例如,《晋书·毕卓传》记载:“太兴末,为吏部郎。”《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也提到:“上赏谢朓之功,迁尚书吏部郎。”吏部郎...
> 吏部郎 官名。尚书省吏部曹长官通称。三国魏、蜀始置,两晋、南北朝沿置,亦称郎中,资序深者可转侍郎。隶于吏部尚书,掌官吏选任铨叙调动,对五品以下官吏的任免有建议权。南朝如加“参掌大选”名义,则可参议高级官吏的任免。历朝皆重其选,职位高于尚书省诸曹郎。魏六品、四百石,晋、南朝宋六品,梁十一班,...
吏部郎中,是古代的官职名称。吏部郎中, 官名。1.魏晋南北朝与吏部郎互称,为尚书省吏部曹长官。参见“吏部郎”。吏部头司吏部司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选部郎置,员二人。一掌考定核实文官资历档案班秩阶晶告身,一掌选补流外官。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司改名司列大夫、天官郎中,寻各复旧。初为...
尚书吏部郎是曹魏时期设立的一个官职,最初设置有二十五人,主要负责尚书郎中的工作,并且隶属于吏部,专门处理人事相关事务。这个职位在《通典》卷三十六的“秩品一”中虽未明确列出,但根据《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的注释,尚书吏部郎起源于三国时期的魏国和蜀国,主要职责是选拔、考核和调动官吏,对五品...
吏部郎 首页>汉语词典 《吏部郎》 词语吏部郎 拼音lì bù láng注音ㄌㄧˋㄅㄨˋㄌㄤˊ 解释1.古官名。东汉置吏部郎中更多:https://www.bmcx.com/,主管选举。或称为"吏部郎"。后代因之。 其它“吏”字典“部”字典“郎”字典
“惟今吏部郎”出自宋代苏颂的《六月六日访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长篇因次其韵》。“惟今吏部郎”全诗《六月六日访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长篇因次其韵》宋代 苏颂近伏值休澣,端居无所为。触热事造请,有如褦襶诗。偶到昭德里,主人不吾非。惟今吏部郎,望清秩非卑。而与两铨选,事联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