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官名。相传周部落的祖先名弃,擅长农耕技艺,舜时为部落联盟议事会所设九官之一。掌管农业,成为后稷。其后夏启之子太康不务农业,不窋失官,离开夏王朝而迁于邠地,率领族人从事农耕。农官后稷至西周时候犹有设置,掌农业技艺,举行籍礼时省察治田之事,其地位在农正之上。基本概念 《国语·周语上》:“稷...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òu jì ] 周朝的先祖。相传姜原因践天帝迹而怀后稷,因初欲弃之,故取名曰弃。及长,帝尧举为农师;有功,遂封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见《史记.卷四.周本纪》。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
例如,在灾荒之年,后稷的粮食储备发挥了关键作用,拯救了众多濒临饥饿的生命,人们对他的感激之情逐渐转化为对他的崇拜和敬仰。此外,后稷所开创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农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使得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最终被尊为稷神,成为农业领域的精神象征。周人祭祀...
后来,后稷因功,被尧帝封于有邰,也就是如今陕西的武功县。后稷是周室始祖,他有一个同母弟弟,名叫台玺,台玺有个儿子,名叫叔均,台玺父子则都被后来的周朝尊为先祖。因为,根据周史的记载,后稷非常疼爱他的这个弟弟,所以后来就把自己的位子传给了弟弟台玺,台玺后来又把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叔均。而...
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开创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后稷教稼台巍巍屹立在陕西武功县故城东门外,犹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部农业史书。武功是古有邰之地,相传距现在约四千多年前,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儿名叫姜螈,因心里不舒服经常外出散步。有一天,她偶然发现地面上有一个巨人足迹,觉得好奇,有意踏上去,后来就...
周族的始祖,自古以来各种史书众口一词地说,那就是五帝时期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后稷”。按《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劳模后稷的身份还非常高贵:他的“父亲”是五帝之一的帝喾,母亲则是帝喾的元妃、也即正室——有邰(tái)氏之女姜嫄。 有人可能会奇怪,父亲就父亲,你为啥给父亲俩字加上引号呢?因为《史记》转脸又...
别名:后稷 所处时代:父系社会早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稷山(今山西稷山县)主要成就:辅佐大禹,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尊称:农神、谷神、稷神 后稷是黄帝的玄孙,帝喾嫡长子。后稷的母亲名叫姜嫄,帝喾元妃。传说有一日,姜嫄在郊外游玩,碰见一个巨人足印,其大小远胜常人,正惊疑问,顿觉一股暖流在气海泉涌...
词条:『后稷』 拼音:hòu jì 注音:ㄏㄡˋ ㄐ一ˋ 解释: 1.周之先祖。相传姜嫄践天帝足迹,怀孕生子,因曾弃而不养,故名之为"弃"。虞舜命为农官,教民耕稼,称为"后稷"。 2.古代农官名。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八骏图:「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 ...
后稷,周族始祖,姬姓,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尊为稷王(也作稷神)、农神、耕神、谷神。童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教民耕种与稼穑之术。尧舜时,为司农之神。他第一个建立粮食储备库和畎亩法,放粮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