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法: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浇灌密实并加强养护,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2.时间: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60d;沉降后浇...
施工后浇带是指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害裂缝。概念含义 施工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
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不合理,易造成后浇带两侧模板变形,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流入后浇带内。 【对策】优化后浇带两侧支撑体系:采用钢筋斜撑的措施以保证侧模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 后浇带止水钢板上下分别采用直径18的钢筋斜撑@1500作为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提高后浇带模...
一、关于后浇带的认识:1、定义:后浇带是为了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2、作用:后浇带主要是释放混凝土早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
01后浇带的定义 后浇带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02后浇带的作用 后浇带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小施工阶段的结构长度,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及消除施工期间的差异沉降等;...
1、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 1.1有关后浇带的设计规范相关规定: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1.10条规定,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的基础应避免设置变形缝。 可沿基础长度每隔 30~40m 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缝,缝宽不宜小于 800mm,且宜设置在柱距 3 等分的中间范围 内。...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缝、后浇带、沉降缝、伸缩缝是不同类型的缝隙或接缝,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施工要求。以下是它们的定义和主要区别:1.施工缝:-定义:施工缝是在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组织或技术要求,在适当位置预留的缝隙。-功能:允许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自由收缩,减少裂缝的产生;方便施工组织,分段浇筑...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是什么 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缝宽800-1000mm,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垫层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①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其他有特殊要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