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 [ hòu jì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òu jìn ] 后晋Hòujìn 五代的第三个朝代,石敬瑭所建立的。 年后唐河东节度使沙陀人石敬瑭,向契丹皇帝称儿皇帝,割云燕十六州给契丹,历二帝共十一年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后晋与契丹的战争:石重贵即位后,逐渐摆脱对契丹的依附,导致契丹多次南征。后晋在多次战争中虽有所胜利,但最终还是未能抵挡契丹的进攻。后晋灭亡:开运四年(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后晋主力丧失,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覆灭。五、历史评价 后晋的建立和灭亡都与契丹有着密切...
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942年7月28日),沙陀族,太原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936年11月30日—942年7月28日在位)。石敬瑭以善射被李嗣源倚为心腹,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讨赵在礼,至魏州,石敬瑭统亲军拥李嗣源为主,迅速占领汴州。李嗣源不久即位,是...
后晋王朝(936年—947年),是五代时期第三个政权,历二帝,仅存世11年,最初建都洛阳,后迁至开封。历经后唐清泰三年(即契丹天显十一年)十一月,石敬瑭受契丹册封称帝,至契丹天福十二年(即契丹会同十年)灭晋,定都太原。后晋 太原府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于清泰三年(936年)与契丹勾结,认契丹皇帝耶律德...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以后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自公元907年唐朝梁王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建立后梁起,至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以宋代周止,五代共历时53年,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今天要讲的后晋就是五代之一,建立于公元936年,亡于公元947年,国祚11年,传2世2帝。
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由后晋高祖石敬瑭建立。石敬瑭原为后唐将领,因受到后唐末帝李从珂的猜忌而起兵反叛。在契丹的支持下,石敬瑭于太原称帝,建立后晋,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后晋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后迁都东京...
契丹灭后晋之战,是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军数次南下,最终攻灭后晋的战争。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后,不顾国力差距,拒绝再臣事契丹,随后又多次挑衅契丹。天福八年(943年)年末,在降将杨光远、赵延寿劝诱下,契丹主耶律德光乘中原饥荒、后晋国用困竭,分兵两路进犯后...
后晋(936——947)是五代第三个政权,从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契丹天显十一年)十一月石敬瑭受契丹册封为帝,到契丹于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会同十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帝,11年,初定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
石重贵这个少帝,最终失败的缘由在哪里?或许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他想挣脱契丹的控制,这本身没有错。但是他的决策过于仓促,没有在朝廷内达成共识。甚至宰相赵莹暗中向契丹通风报信,制造分裂。这种内斗和背叛,无疑加速了后晋的覆灭。石重贵生于盛世后晋,祖父为开国皇帝,父亲为宰相,生命中从未经历剧烈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