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观后,圣者度生做事,所用的是由无分别智引生出来的后得智。后的智能了达缘生,即依他如幻的一切世间法,知诸法的种种差别相,是化他及他受用之智。此有别于无分别智,那是圣者自悟,及自受用之智。无分别智于出观后便沉没,所以不能用来度生,或处理世俗事务。《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解释《般若经》...
在佛教中,“根本智”与“后得智”有着深刻的含义。根本智,乃是指众生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是修行者通过修行所证得的最终智慧,这种智慧是超越一切分别、妄想的究竟智慧。《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有所提及,此智为诸佛所共有,能照见万法实相。 而后得智,则是在根本智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修行和实践所获得的...
后得智什么意思?如何解释?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后得智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意思为:二智之一,境智无异,不起分别,名根本智,分别一切差别之相,慧照分明,即名后得智。©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首先,根本智,又名根本无分别智或正体无分别智,它直接揭示的是对二空所体现的真如本质的理解,这是一种能够消除迷惑、破除障碍的智慧。它如同明镜,反映出无差别的真理,即对万物本质的直观认识。其次,后得智,又称后得差别智,它的作用在于转化和理解世俗世界的事务,即认识到一切现象依赖于因缘,...
谓菩萨由后得智。于所通达诸法境界。能立正教。令他修行也。四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五如意如意者。谓菩萨由后得智。既得转烦恼依菩提。故于一切所欲。皆悉随意。如转大地作黄金等是也。(转犹变也。)
后得智 初地菩萨已见法身见同佛齐根本智已得后得智还欠缺所以如是修行必达佛地「变相」是变有相为无相,转有念为无念;「观空」是观我空、法空;「唯后得」是指后得智而言,此智是证得根本智后,对境再起分别,如明镜鉴物,来去无踪影,不受外物污染,若莲花之不染淤泥一样,又名后分别智。 前五识...
**根本智**: - 定义:指众生先天具有的、无分别的智慧,也称为“无分别智”或“如理智”。 - 来源:它源于众生的真如佛性,即众生内心最纯净、最真实的部分。 - 特点:根本智是无为法,不依赖于后天的学习和修行,而是众生本来就具备的。它超越了世俗的认识和分别,能够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2. **后得智...
后得智的五种分别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后得智有五种,后得无分别智就是后得智。 第一个,通达思择。后得智当然是要分别,但是这个分别叫作通达。就是说,他证到真如三昧,从真如三昧出来以后,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通达真如了。所以这个五分法身讲戒、定、慧、...
阶段不同:择灭无为是修行者达到涅槃境界的标志,是修行过程中的一个较高阶段;而后得智则是在证悟无我空性之后,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修行的结果。 目标不同:择灭无为的目标是彻底消除烦恼,达到涅槃的清净状态;而后得智的目标则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利益众生。 表现方式不同:择灭无为表现为一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