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1495~1549),字敬夫,山东武定州(今惠民)人,官至后军都督府右都督。人物生平 陈寅历代世袭燕山左卫副千户。二十四岁时,袭官,随嘉靖帝入京即位,升任锦衣卫指挥佥事,提督官校,管理京城街道,督理工程。宗庙及皇史窚建成有功,升任指挥使,管西司房事。九庙建成,升任都指挥同知,掌管锦衣卫事。...
后军都督府—搜狗百科永乐14031424迁都后改横海卫江阴卫隶南京后军都督府增留守后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会州卫富峪卫宽河卫神武左卫神武后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义勇中卫义勇左卫义勇右卫义勇前卫义勇后卫武威中卫蔚州左卫 后军都督府—搜狗百科 官署名。明朝五军都督府之一。初分领在京横海卫、鹰扬卫...
历史官职> 后军都督府 官署官。明朝五军都督府之一。初分领在京横海卫、鹰扬卫、兴武卫、江阴卫。永乐(1403—1424)迁都后改横海卫、江阴卫隶南京后军都督府,增留守后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会州卫、富峪卫、宽河卫、神武左卫、神武后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义勇中卫、义勇左卫、义...
总兵官是军事管理职务,进一步强调其在军队中的领导地位。后军都督府是明代军政机构,明武宗将其纳入称号,反映了他希望继承开国大将的传统与职责。太师作为三公之首,表明明武宗认为自己功勋卓著,地位崇高。镇国公代表最高荣誉,象征其对国家的贡献与稳定江山的理想。结合上述,明武宗的官号体现了其全面...
明代军事体系中,后军都督府在京都管辖着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其下设有二十卫,这些卫军在京都区域直接听命。此外,后军都督府还负责管理直隶地区之外的军事部署,具体包括三十四卫和十二个千户所。在河北都司的管辖范围内,有二十三卫和八个千户所,这些单位同样承担着重要的军事职责。在山西都司的管理下...
材料敕谕后军都督府右都督章安,今特命尔挂镇朔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宣府地方,整饬兵备,申严号令,练抚士卒,振作军威。务要衣甲整齐,器械锋利,城堡墩台坍塌以时修治坚完,官军骑操马匹,责令饲养膘壮。仍督屯田,粮草并一应钱粮,不许侵欺。遇有贼寇,相机战守。军前有犯,许以军法从事。其有管军头目科兙下人,...
历史知识> 后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五军都督府之一。初分领在京横海卫、鹰扬卫、兴武卫、江阴卫。永乐迁都后改横海卫、江阴卫隶南京后军都督府,增留守后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会州卫、富峪卫、宽河卫、神武左卫、神武右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等十九卫。并领在外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沐春,字景春,材武有父①风。年十七,从英征而番,义从征云南,从平江西寇,皆先登。积功授后军都督府金事。群臣
一、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吴元年(1367年),罢大都督,以左右都督为长官。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的同时,废除大都督府,改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等五军都督府。二、每都督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并设有五军断事官。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