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嵇阮之逾闲;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译文 君子以钻研圣人之教为乐事,不能像嵇康、阮籍那样放浪形骸,逾越礼教;圣人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不能效仿长沮、桀溺那样避世隐居,不问世事。 名教:指人伦之教、圣人之教,亦为儒教的别称。 嵇阮:指三国时,“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他...
钱坫篆书诗名教之中乐有余 一、钱坫是谁呀。 钱坫那可是个挺厉害的人物呢!他是清代的书法家、学者。他在书法领域那可是有着相当高的造诣,尤其擅长篆书。他的篆书风格独特,笔法精湛,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二、这首诗“名教之中乐有余”解析。 这诗句读起来挺有意思的哈。“名教”呢,在古代指...
乐广云:"名教之中自有乐地。"的确,"名教"自有乐地,而"自然"亦有乐地。春秋战国,天下大乱,诸子各家纷纷著书立说。他们渴望在乱世中建立自己的理想国,而这座理想国又何曾不是他们心心念念的乐地。诸子在著书立说中不断描摹各自的乐地,同时也不断塑造着各家的理想人格。而后世的知识分子便从这各家中寻求乐地...
历史典故> 名教之中,自有乐地 名教: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在名教范围里,自然有一片安乐的土地。 旧时勉人恪守名教之语。语出《世说新语.德行》:“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唐.柳泽《上睿宗书》:“臣又闻驰骋田猎,令人发狂。名...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嵇阮之逾闲;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今明德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嵇阮之逾闲;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真正的君子应该以学习圣贤之道为乐,而不是像嵇康、阮籍那样,不遵守社会规范,行为放荡不羁。圣贤之人应该胸怀天下,关心民生疾苦,而不是像长沮、桀溺那样,消极...
尚教: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 2023-04-23 07:39:5712:16 所属专辑:中国戏曲美学史 6元开会员,免费听 喜欢下载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尚情:世总为情,情生诗歌 32023-04 尚教: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 02023-04 尚奇:以奇为美,以梦入戏 ...
名教之中自有乐地 1、儒家的名教未尝没有束缚个人创作的发展之嫌疑。“温柔敦厚”的诗教观,“诗言志”以及“思无邪”的中正观点,“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恨”楚辞的浪漫主义倾向是儒家所极其不齿的反映诗人自身特点已经对诗人自身性情的书写,和儒家的观点是格格不入的。汉代以来,由于董仲舒的观点,是的儒学...
‘名教之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魏晋玄学的核心问题。这一时期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调和、 对立、合一三个阶段。汉魏时期,儒学统治渐趋没落,名教开始陷入危机。为建立新的统治 哲学,夏侯玄、王弼、何晏等人援道入儒,发起正始玄风。他们既不否定名教,又强调道家 ...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稽阮之逾闲。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王永彬《围炉夜话》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赞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相关推荐 e刷新 +关注 不解风情小师哥 03月13日 02:32 女子去公司找自己丈夫,怎料竟看到眼前...
《世说新语·德行》载:"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之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魏晋玄学的核心问题.这一时期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调和,对立,合一三个阶段.汉魏时期,儒学统治渐趋没落,名教开始陷入危机.为建立新的统治哲学,夏侯玄,王弼,何晏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