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之实,不顺于理,不监于道。吾日与子讼于无约曰:‘小人殉财, 君子殉名,其所以变其情、易其性则异矣;乃至于弃其所为而殉其所不为,则一也。’故曰:无为小人,反殉而天;无为君子,从天之理。若枉若直,相而天极。面观四方,与时消息。若是若非,执而圆机。独成而意,与道徘徊。无转而行,无成而义...
盗跖2~《老子•庄子•杂篇.66》329 2024-06-30 15:55:2923:3641 所属专辑:《老子·庄子》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望云卷云舒zl 283720975 简介:高校任教,心理驰骋,乐海遨游,国学深耕
1️⃣ 📣名声与实力,须相得益彰!名声一旦超越实力,便是欺世盗名,灾祸必至。2️⃣ 💰财富与功德,应相辅相成!若财富超功德,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必招灾祸。3️⃣ 🏅地位与贡献,需匹配无间!地位高而贡献少,易引不服、妒忌,甚至被算计。4️⃣ 💼职位与能力,要相称无差!职位高而能力不足...
这一天,杜甫又陪同果州、遂州、阆州、梓州的四位太守,到梓州有名的慧义寺游春踏青。一看到春光如此明媚,寺庙景色如此怡人,杜甫诗兴大发,免不了赋诗一首。一扫平时“忧愁”的主题,写出了《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一诗,前4句吟咏寺庙,后4句抒发感想。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淡泊名利,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追求和梦想。相反,它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是一种对生活真谛的领悟。当我们不再过分追求名利,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和生活中时,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我们不再为名利所累,不再为得失所困,而是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心态...
便应说出来,共同探讨,方能明了。”慧明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出心中的困惑:“师父常说,修行要放下贪恋,追求往生、菩提、开悟之境。可弟子觉得,这些境界似乎太过遥远,太过虚幻。倒是世间上的名利地位、口腹之欲,看得真切,触手可及。每当弟子想要放下时,却总是觉得心有不甘,仿佛被什么力量牵引着,难以...
他说“去名者无忧”,一个人要是能不被名利所惑,他就可以永远没有忧愁。他和老子是同一时期的人,而“老子曰:名者实之宾”,老子也说人不要被虚名所骗。名气只是生命的附属品,是客人不要让它成为生命的主宰。,我们生命活着的真谛才是主要的事。“而悠悠者趋名不已”,悠悠是形容普普通通的人,类似的...
所以司马光家训中就说了,集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那么什么是阳德呢?就是光明正大做善事儿,大家都知道你在做善事,先做个善事儿,再打个广告,这就叫阳德。阳德可以给你带来荣誉和名利,但是自己的德行配不上这个名,所谓的德不配位,名不副实的话,那这种阳德,反而会多有灾祸。阴德呢,就像耳鸣一样...
如此看来,君子与小人,并非就是名与利的天然区分,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只是一个参照之说,关键是要看怎么定怎么求。 名与利,是人之所向往与追求,无名利之心,虚也,有名利之争,实也。在现实中,为避免恶性竞争与内卷,就得早定名分。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 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 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 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注]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 自己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