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书竹帛 [ míng shū zhú bó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míng shū zhú bó ]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名书竹帛 主谓式 中性 四字 古代 一般 拼音míng shū zhú bó 注音ㄇ一ㄥˊㄕㄨㄓㄨˊㄅㄛˊ 解释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名书竹帛 基本信息 成语简拼:MSZB 成语注音:ㄇ一ㄥˊㄕㄨㄓㄨˊㄅㄛˊ 成语繁体:名書竹帛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英文:One's name is preserved on bamboo tablets and silk. 成语解释 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名书竹帛 拼音míng shū zhú bó简拼mszb 近义词名书锦轴、名垂竹帛反义词 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成语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
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 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名书竹帛的翻译 折叠 英语One's name is preserved on bamboo tablets and silk. ...
名书竹帛 名书竹帛的意思、拼音怎么读、近反义词、造句 成语 名书竹帛 繁体 名書竹帛 拼音 [míng shū zhú bó]怎么读 解释 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名书竹帛 结构主谓式 感情中性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 热度一般 拼音míng shū zhú bó 注音ㄇ一ㄥˊㄕㄨㄓㄨˊㄅㄛˊ 解释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成语】:名书竹帛 【拼音】:míng shū zhú bó 【简拼】:mszb 【解释】: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示例】: ...
成语名书竹帛的意思: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名书竹帛的读音:míng shū zhú bó,还包括名书竹帛造句、故事、解释、出处等详细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