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N2:两同步轮的齿数 P:同步带节距 C:同步带中心距 2.同步带速度计算:V = (N * P) / 60 V:同步带速度 N:同步轮转速(r/min)P:同步带节距 3.同步带功率计算:P = (T * N) / 9550 P:同步带功率 T:同步带传递扭矩(Nm)N:同步轮转速(r/min)4.同步带选型参考:根据传动功率、...
方法一:使用带轮直径和中心距计算同步带长度。步骤1:确定带轮直径,通常使用两个带轮的直径之和作为计算的参考值。步骤2:确定中心距,即两个带轮之间的距离。步骤3:计算同步带的长度,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同步带长度=(π/2)×(带轮1直径+带轮2直径)+2×中心距 例如,带轮1的直径为200mm,...
根据小带轮的转速[rpm]和设计动力,从下图中选择所需同步带的种类。 表4 同步带选型表 表5 同步带选型表 【步骤4】确定大小带轮的齿数、同步带周长、轴间距① 选择满足既定传动比的大小带轮的齿数。 表6 带轮容许最小齿数 ② 根据暂定轴间距(C′)和大带轮直径(Dp)、小带轮直径(dp)确定大致皮带周长(Lp′...
圆弧齿3M同步带基准带宽6mm的基本额定功率P0 圆弧齿5M同步带基准带宽9mm的基本额定功率P0 圆弧齿8M同步带基准带宽20mm的基本额定功率P0 圆弧齿14M同步带基准带宽40mm的基本额定功率P0 圆弧齿20M同步带基准带宽115mm的基本额定功率P0 10 带的额定功率 Pr 带的额定功率按式(3)计算: Pr=KLKZKWP0 kW………(8) 式...
下图是米思米同步带和同步轮的先关参数(高清图见参考资料里) 二、一般选型步骤 1、确定设计功率: 设计功率(Pd)是基于电机的功率(Pm)和工作条件系数(KA)来计算:Pd = KA × Pm 工作条件系数(KA)通常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工况来查表确定。 2、选择同步带型号: ...
带速的计算公式如下: 带速(m/s)= 带长(m) × 转速(r/min) × 带传动系数 其中,带长是指同步带的周长,单位为米;转速是指带轮的转速,单位为转/分钟;带传动系数是同步带传动时的修正系数,一般取1.05 二、带长计算: 带长是同步带绕在带轮上一圈的长度,带长的计算公式如下: 带长(m)= (带齿数 + ...
同步带的选型计算方法工况分析 计算设计动力Pd 电机实际输出功率Pt=转矩T(N.m)×转速n(r/min)/9550 同步带选型的设计动力Pd=电动机功率Pt×过载系数K 过载系数K=负载补偿系数K0+旋转比补偿系数Kr+惰轮补偿系数…
带速v的计算公式为: v=(π D_1 n_1)/(60×1000) 式中D_1为主带轮节圆直径(mm),n_1为主带轮转速(r/min),计算结果的单位为m/s 中心距及带长。 初步计算中心距:在设计同步带传动时,通常先根据结构要求初步确定中心距a_0一般在(0.7sim2)(D_1 + D_2)范围内选取。 带的基准长度:L_0=2a_0+...
同步带|带轮在线计算软件 输入齿型MXLXLLHXHXXHS2M/P2M3M/S3M/P3MS4.5M5M/S5M/P5M8M/S8M/P8M14M/S14M/P14M20MT2.5T5/AT5T10/AT10T20/AT20输入主动轮齿数输入被动轮齿数 输入设计中心距mm 节线长计算结果:mm 根据样本现成模具型号,选择接近的同步带型号,其齿数为 ...
本文主要介绍同步带选型的计算过程,希望对各位工程师的设计有所帮助,在巩固自身所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 同步带的优点 同步带传动是机械设计中非常常见的传动方式,它具有以下优点: ①传动比恒定; ②结构紧凑; ③由于带轻而薄、抗拉体强度高,故带速可达40m/s,传动比可达10,传动功率可达200k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