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同文馆培养的人才类型主要包括外语翻译人才和洋务人才。在外语翻译方面,同文馆的学生经过系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了流利的外语口语和笔译能力,能够胜任外交、商务等领域的翻译工作。这些翻译人才在清政府与西方列国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
洋务派作用培养了一些人才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任两句即可主张君主立宪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两个主义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因为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问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欣和文祥于1861年1月(咸丰十年十二月)奏请开办,并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由英国传...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题目】京师同文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题目】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 【解析】 反馈 收藏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奕䜣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可知,“急需培养外语人才”“增设了算学、天文、物理、化学等,引进西方近代学科知识。”说明京师同文馆的创办为洋务运动培养了外语和科
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由恭亲王奕䜣于1861年1月奏请开办,开始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材料一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清朝当局深感非兴学造就近代化人才不足以图强可知清政府为培养近代化人才采取了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民族
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由恭亲王奕䜣于1861年1月奏请开办,开始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故选:A。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京师同文馆始建于洋务运动期间。
(1)从地域上来看,创办地点主要在沿海地区;从类型上来看,主要为翻译学堂、军事学堂、与民生有关的学堂。 (2)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发展民族工业,当时的中国急需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人才,而这是科举制度所不能提供的,需要建立新式教育体制。因此,需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