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恕在书院培养出上千名学生。元仁宗延祐年间,国家恢复科举制度,他主持陕西乡试,严格按照考试成绩录取考生,公正严格的做法受到考生们的称赞。延祐六年(1319),同恕任太子左赞善、奉议大夫,负责教育和培养太子。延佑七年(1320),英宗接位,同恕因病辞职。同恕爱整洁,即使大暑天气,平时在家也衣冠整齐。缙绅看待他就像敬仰...
延祐三年(1316)秋,同恕又任考试官,严格按考试成绩录取考生,他公正严格的做法,被当时的人们广为传颂。延祐六年(1319),同恕被选入朝廷,担任了太子左赞善、奉议大夫的职务,负责教育和培养太子。延祐七年(1320),英宗接位.同恕休致回家。 致和元年(1328),朝廷任命同恕为集贤侍读学士,...
同恕简介 同恕(1254一1331)元教育家。字宽甫。京兆人,祖籍山西文水县,其五世祖时迁居关中,遂为奉元路(今陕西西安)人。十三岁即以书经魁乡校。无意为官,屡召不就。西台侍御史赵世廷到奉元建鲁斋书院,以其领教事,先后来学者数以千计。延佑六年(1319),以奉议大夫、太子左赞善召,入见太子,历陈古道,尽开悟涵养...
同恕[元代] (1254—1331)元奉元路人,字宽甫,号矩庵。同继先子。年十三,以《书经》魁乡校。领奉元鲁斋书院山长,来学者千数。泰定帝时,拜集贤侍读学士,以老疾辞。卒谥文贞。有《矩庵集》。 (0) 鹊桥仙 [元代]同恕 香飞玉屑,光凝粉蝶。不比精神莹彻。春风一树倚东栏,还称道、仙肌胜雪。
同恕,元代的知名教育家,以其字宽甫、号"静安先生"而闻名。他出生于公元1254年,祖籍山西文水县,但在五世祖时期迁居到了关中,成为了奉元路(今陕西西安)的居民。同恕在十三岁时便以出色的书经成绩在乡校中脱颖而出。他对仕途并无特别的兴趣,尽管多次被朝廷征召,但他始终选择拒绝。西台侍御史赵...
原文:同恕,字宽甫,其先太原人。家世业儒,同居二百口,无间言。恕安静端凝,羁卵如成人,从乡先生学,日记数千言。年十三,魁乡校。至元间,朝廷始分六部,选名士为吏属以恕贡礼曹,辞不行。仁宗践阼,即其家拜国子司业,使三召,不起。陕西行台侍御史赵世延,请即奉元置鲁斋书院,中书奏恕...
同恕 元代 更新时间:2025-01-04 18:05:07 (1254—1331)元奉元路人,字宽甫,号矩庵。同继先子。年十三,以《书经》魁乡校。领奉元鲁斋书院山长,来学者千数。泰定帝时,拜集贤侍读学士,以老疾辞。卒谥文贞。有《矩庵集》。 八字精批八字合婚八字起名八字财运2025运势测终身运姓名详批结婚吉日...
同恕退居家中。致和元年,他被任命为集贤侍读学士,以年迈体衰为由婉拒。十三年后,同恕在至顺二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被追赠为翰林直学士,享哀荣归葬京兆郡,被赐予“文贞”谥号。同恕的学术贡献在于,他通过传播儒家学说,对淡化蒙古贵族的部落意识和消除奴隶制残余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影响深远。
圣贤故事 | 同恕宏度雅量 《同恕宏度雅量》 同恕,字宽甫,元代贤者,今陕西西安人。 同恕从小就为人沉稳,干净整洁,以道德高尚闻名于世,他教育人时,总是委婉曲折地进行开导,使对方走向正确的道路。 同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