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7-10月。生长环境 吊石苣苔(原变种)生长于海拔300-2000米的丘陵或山地林中或阴处石崖上或树上。分布范围 吊石苣苔(原变种)产自云南东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南部、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陕西南部。在越南及日本也有分布。主要价值 全草可供药用,治跌打损伤等症。
攀援吊石苣苔组 Sect. Cyathocalyx W. T. Wang 长梗吊石苣苔组 Sect. Didymocarpoides W. T. Wang 吊石苣苔组 Sect. Lysionotus 植物智:保山吊石苣苔 Lysionotus sulphureoides 藏南吊石苣苔 Lysionotus chatungii 长梗吊石苣苔 Lysionotus longipedunculatus 长圆吊石苣苔 Lysionotus oblongifolius 齿...
深紫吊石苣苔(学名:Lysionotus atropurpureus H. Hara)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下的一个种。产中国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山地阔叶林中树上,海拔约2000米。形态特征 附生亚灌木。茎长约25厘米,不分枝或分枝,无毛或顶部疏被贴伏短柔毛。叶对生或3个轮生;叶片薄纸质,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8-14厘米,宽2...
桑植吊石苣苔,(Lysionotus sangzhiensis W. T. Wang) 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 植物,我国特有物种,产湖南桑植。形态特征 小灌木。茎平卧石上,长约12厘米,无毛或近无毛,分枝,枝长1.6-3.5厘米,被贴伏弯曲短柔毛。叶3枚轮生或对生,具短柄;叶片革质或薄革质,倒披针形、倒披针状楔形或狭长圆形,长0.9...
广西吊石苣苔(Lysionotus kwangsiensis W. T. Wang)是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植物,茎长约30厘米,近圆柱形,直径约3毫米,光滑无毛。花期7月。产于广西融水地区。形态特征 小灌木。茎长约30厘米,近圆柱形,直径约3毫米,光滑,无毛,疏生椭圆形皮孔。叶对生,无毛;叶片革质,长圆形、狭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5...
滇西吊石苣苔(Lysionotus forrestii W. W. Sm.)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下的一个种。形态特征 小灌木。茎长30-60厘米,不分枝或有少数短分枝,上部及枝条被近贴伏的短柔毛,幼时毛较密,后变稀疏。叶3枚轮生或对生,具短梗;叶片纸质或草质,长椭圆形、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9.8厘米,宽1....
桂黔吊石苣苔产于中国广西西部、云南东南部及贵州。桂黔吊石苣苔生于海拔900-1200米山地林中或灌丛中石上、或溪边石上。桂黔吊石苣苔具有药用价值,根皮用于风湿关节痛,全株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可用于咳血、咳嗽、肺痨、风湿痛、骨折等症状。 形态特征 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的攀援木本植物。茎高达1米,无...
川西吊石苣苔(学名:Lysionotus wilsonii Rehder)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下的一个种。产四川西部,生于山谷林中石上,海拔700-1400米。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茎常卧于石上,在节处生根,分枝,无毛,枝条有纵稜。叶对生,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狭倒卵形,长4.2-12.5厘米,宽(1.6-)2.2-4.6...
黄花吊石苣苔(Lysionotus sulphureus Hand.-Mazz.)是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的一种植物。形态特征 小亚灌木。茎长20—30厘米,上部疏被短柔毛。叶对生;叶片纸质,椭圆状卵形、卵形或狭椭圆形,长8—22毫米,宽4—9毫米,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稀疏小牙齿,常稍反卷,两面无毛,侧脉不明显;叶柄细,长...